自從中共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國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每天聽到確診與死亡的統計數字快速累積,難免令人焦慮。為人父母者,為了保護孩子不受侵害,除了努力讓自己跟上防疫資訊的更新,還要判斷消息的可靠程度,無形中累積了不少心理壓力。

防止疾病傳播依照風險做區隔

然而,父母在叮嚀孩子落實洗手、戴口罩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親子衝突的機會,究竟針對兒童族群的防疫措施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足夠?父母又該用什麼方式和孩子討論疫情,並建立防疫觀念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生宋季純表示,防止疾病傳播的原則應依照風險做區隔,其實就像是水果依照大小分級裝箱一樣,盡量區隔乾淨與染污的物品、有症狀與沒症狀者,而具體措施則需要依據場所與對象做一些細部調整。

兒童族群防疫措施的3項原則

針對於兒童族群的防疫措施,宋季純建議應遵循下例3項原則。

維護手部衛生

洗手的時機是在摸完髒污物之後,例如:操作玩具、翻閱書籍、摸扶手門把、使用電腦或手機、上廁所後、打掃環境後等,並在觸碰食物、身體、寢具等相對乾淨處之前,藉以區隔不同的表面,最好由家長以身作則,全家一起實作,以提升孩子的洗手意願與動作確實度。出門在外能夠濕洗手就濕洗手,當設備有限制才用乾洗手代替,但搓揉時間一樣要達到20秒。從戶外返家或放學後,要先將全套衣物換下並洗手,再接觸家中環境。

維護環境衛生

對於喜歡用手口探索環境的幼兒,父母要把環境清潔視為手部衛生的延伸,減少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堆置;經常接觸的地面、桌面與牆面,應使用稀釋漂白水擦拭;玩具種類要篩選,以可肥皂水洗、可烘乾日曬,或是可耐酒精、漂白水消毒的材質為主。另外,頭髮較長的孩子可考慮適度修剪或綁起,以降低頭髮接觸物品或不自覺碰到臉部的機會。

維護呼吸道衛生

飛沫會透過噴嚏、咳嗽、講話等動作產生,擴散範圍約1米以內,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環境可能會停留更久,因此居家和學校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前往室內擁擠的場合,例如:親子館、地下室、喜宴、大賣場等,如果無法避免前往時,應全程正確配戴口罩。

要提醒孩子與同學、玩伴保持安全距離,特別是對方有症狀時;如果是家人出現症狀,則要用空間做區隔,考慮分桌吃飯、分房作息、分床睡覺,同時避免親吻、擁抱,並小心處理分泌物、嘔吐物與排泄物,勤做衛浴空間的清潔消毒。

此外,建議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孩子,在疫情期間更要將過敏的症狀控制好,一來提升呼吸道免疫力,避免症狀快速進展,二來可避免與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混淆,而影響診斷。如果有任何原因需就醫,應選擇門禁管控與人員分流措施齊全的院所,以免不同感染風險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共處一室。

宋季純補充說,以上防疫措施的3項原則務必要求孩子執行,如果只靠著父母每天叮嚀,實在勞神費力,如果能促進孩子對疾病的認知,鼓勵他們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不但可以改變他們的行為,也能賦予主導權與被信任的感覺。

與孩子討論疫情的3個方法

在此,宋季純參考麻省總醫院臨床心理師的建議,分享3個與孩子討論疫情的方法。

用適合年齡的語言討論事實

父母可以試著將自己理解到的資訊,轉化成適合孩子理解程度的語言,引導孩子認識與疫情相關的基本事實。舉例來說,學齡前的兒童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比如說:「地球正被冠狀星球來的病毒軍團進攻,它們搭著鼻涕口水飛船,直接飛進小朋友的鼻子和嘴巴裏,所以要用口罩當防護罩,把病毒擋在外面;還有病毒也會黏在手上,如果沒洗手就揉眼睛、挖鼻孔或吃手,一樣也會被病毒入侵。」

較大一點的孩子對身體運作已有基本認知,可以將中共肺炎的症狀與孩子的生病經驗作連結,加強切身感,比如說:「中共病毒喜歡攻擊肺部,讓人類發燒、喉嚨痛、咳嗽,就像重感冒那樣全身不舒服,還有一部份的病人會呼吸困難,像是跑馬拉松很累、很喘又不能停下來。」

針對孩子特質提供應對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氣質,面對疫情的反應也可能南轅北轍,父母可基於對孩子的了解建議適性的活動與應對措施。對於粗線條的樂天派,要強調病毒的殺傷力與持續肆虐的後果,再把精力轉移到落實防疫的措施上;對於敏感纖細的小擔憂,要強調防疫作為的效果,比如說:「這麼認真洗手,病毒一定不敢欺負你的。」再介紹並肩作戰的夥伴,比如說:「除了爸爸、媽媽,還有科學家、老師、醫生、護理師、檢疫人員等,好多人都會一起努力保護你。」

對於窩在家中的小宅宅,要強調戶外活動既能保持社交距離,又能強健身心、提升免疫力;對於喜歡主導的小老師,就任命為家中的衛生部長,請孩子帶領家人一起勤洗手、戴口罩、維護居家環境整潔。

利用實際情境進行機會教育

有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中共肺炎,或是讓學生做專題報告,父母也可結合時事與孩子的興趣,用創意研發新型態的親子活動,例如:回顧流行地區逐漸蔓延的過程,與孩子一起探索各國家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地區對疾病的態度;編撰傳染病穿越劇,想像同樣的病毒活在數十年前是否仍能如此快速席捲全球;接受社群網站的洗手挑戰,將老生常談拍成幽默吸睛的趣味影片;發揮鍵盤偵探的精神,從大量疫情資訊中去蕪存菁,鍛鍊資訊擷取、整合與查證的能力;進行角色扮演,想像自己是居家檢疫的對象,帶孩子思考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資、失去行動自由的生活狀況、群體利益與個人自由的界限等。

宋季純也提出呼籲,疫情的肆虐不問身份、不論年紀,在對抗病毒的戰役中,大人與小孩的角色同樣重要,因為落實個人的防疫措施,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為自己的家人建構防護網;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確實做好防疫,就是在幫助社會建構更大的病毒絕緣體,進而保護更多的人。◇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