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共商務部1月9日宣佈,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於13日至15日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的次日,中共外交部發佈了習近平將於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的消息,而這是習2020年的首次出訪。
為何習近平將新年的首次出訪定在了緬甸?根據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媒體吹風會上的介紹,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此次出訪是習近平時隔19年後的再度往訪,兩國「政治上高度互信,經濟上深度合作,國際地區問題上密切配合」。習近平在緬甸除了與溫敏總統、昂山素姬國務資政、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等緬甸高層會晤後,還將參加系列慶祝活動。
在談到出訪目的時,羅照輝提到了三點,其中第二點是: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由概念規劃轉入實質建設,實現走廊三端支撐和互聯互通重大項目進展。
要知道,70年前中緬建交是在6月份,即使要慶祝,現在的時間也是早了些,因此這或許只是習近平出訪的表面藉口。而且從其廣泛會晤緬甸高層看,似乎是為了解決某個或某幾個重大問題而去。
考慮到北京當下所面臨的困境,筆者推斷習訪問緬甸的動因應與能源以及擔心美國制裁有關。在中共意圖通過伊朗在中東攪局,牽制美國的注意力,以伊朗二號人物蘇萊曼尼的突然死亡、伊朗不得不認慫而告吹後,中共隨即宣佈派劉鶴赴美於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過,中共在多大程度上將認真執行協議,從其以往一再不守誠信的黑歷史看,沒有人敢保證。
一旦中共再度毀約,美國將依據強制執行機制,實施懲罰性措施,中美經濟脫鉤將加速。而一旦中美關係緊張,美國海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掐斷中國的能源供應。
2018年的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石油日產量為380萬桶左右,但是日消耗量為1280萬桶,日需求差額900萬桶,要維持日常需求,只能依靠進口。除了從俄羅斯、南美的委內瑞拉、非洲的安哥拉進口石油外,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阿聯酋、科威特等都是對華石油主要輸出國。2017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石油205億美元,伊拉克138億,阿曼122億,伊朗119億,科威特71億,阿聯酋41億。中東對華供應原油比重過半,穩居第一。因此,中東石油對中共的意義巨大。
目前,中國約有五分之四的從中東進口的原油需要途經馬六甲海峽。如果美國軍艦封鎖該海域,將會對中國能源進口給以重創。因此,早在2009年6月,北京與緬甸就簽署了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協議。協議期限為30年。管道是原油、天然氣雙線並行,起點是緬甸南部港口皎漂,經緬甸幾個邦進入中國瑞麗,再延伸至昆明。管道在緬甸境內段長約800公里。作為中共「一帶一路」戰略的組成部份,項目由中石油所屬公司負責設計、建設、營運、擴建及維護工作,總投資額約25億美元。
2013年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輸氣。據緬甸能源部稱,中緬管道建成後將每年從緬甸氣田向中國輸入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緬甸將因此獲得1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另外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將供緬甸國內使用。但由於中緬關係降溫,當地民眾和地方政府的反對,中緬原油管道於2015年1月「試投產」後,直到2017年才開始輸油,而這是在昂山素姬成為緬甸實際領導人之後。
根據中石油的信息,截至2019年6月底,中緬原油管道已經累計輸送原油1930多萬噸。不過,其輸送能力顯然沒有達到其設計每年可提供2200萬噸原油的水準。習近平突訪緬甸,或許商談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提高管道輸送能力,以使更多進口石油通過陸路而非馬六甲海峽運輸,確保中共的能源安全,同時也在為中美可能的脫鉤做準備。
當前,影響中緬原油管道輸油能力的主要原因是途徑地區的民族暴力衝突。中緬油氣管道途徑緬甸最暴力的兩個邦,曾多次爆發流血衝突,緬甸政府如何解決確實是一個棘手問題。而為解決這一問題,習近平或許會承諾給予更多的援助。
更讓北京揪心的是,1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姆欽表示,如果北京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將面臨華盛頓的制裁。美國總統特朗普2018年5月退出2015年伊朗核協議後,下令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包括要求各國停止購買德黑蘭石油等措施。然而,諸多跡象表明,中共仍然秘密採購伊朗石油。
在姆欽發出嚴厲警告後,一直在幕後給予伊朗經濟、軍事支持的中共會罷手嗎?恐怕未必,估計反而要謀劃如何做的更為隱蔽。或許習近平訪問緬甸商談的事情中也包括這方面,即如何在伊朗、緬甸、中國間打造安全的輸油線路。
很顯然,習近平的突訪緬甸之舉,昭示著其並不看好中美關係走向,這是否意味著北京即使與美國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仍不想改弦更張,而是繼續往死路上狂奔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