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1月7日宣佈,已獲得足夠票數通過一項決議,啟動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審訊、無需證人作證。
「一旦彈劾審訊開始、我們有(足夠)票數通過一項決議,基本上就是說非常類似於克林頓案——當時是100票對零票設置彈劾審訊程序,也許你們可能還記得住、(我們)姑且把它稱為第一階段。」麥康奈爾說。
麥康奈爾在7日的公開發言前,已在閉門午餐會時告知多位共和黨參議員。
《國會山報》(the Hill)6日晚報道說,麥康奈爾獲得兩名對彈劾持搖擺意見的共和黨參議員選票,分別是緬因州的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和阿拉斯加州的麗莎·默科夫斯基(Lisa Murkowski)。
這兩位共和黨的女參議員已表示,她們將支持麥康奈爾的立場,贊同參議院應遵循1999年克林頓彈劾案的先例,將召集更多證人的問題推遲到通過審訊程序之後。
共和黨人堅持對特朗普沿用克林頓案的規則
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朗茲(Mike Rounds)告訴媒體,他對共和黨人獲得足夠多的票數並不感到驚訝。
朗茲說:「(共和黨)領導人拿到足夠票數是明確表示,參議院將對特朗普彈劾案採取同克林頓案的彈劾規則。」
參議員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過去多次表示,他更願意沿用參院民主黨人在1999年設置的彈劾克林頓案先例,先進行彈劾處理程序的決議,待審訊開始、雙方公開辯論之後,如果需要,再就證人出席聽證作出決定。
克林頓的彈劾案審訊分兩步進行,先是以100比0投票無異議通過了一項決議、規定了審議程序,在接下來的傳喚特定證人的決議因黨派路線投票而破裂;最後民主黨跟共和黨達成一個協議,僅對三位證人進行閉門聽證。
民主黨人準備強制投票 將證人內容嵌入附加提案
共和黨拿到足夠票數支持推進彈劾程序,這對民主黨人是一個打擊。民主黨人一開始就提議就證人和審訊程序合二為一進行參院投票,既要證人出席,同時還要指定證人——原本應該在眾院聽證的——出席。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查理斯·舒默(Charles Schumer)7日表示,民主黨人將在審訊開始時就召集彈劾證人進行強制投票。
「毫無疑問,在人證和物證問題上,共和黨人可以運作,但他們不能隱藏。在一開始就是否召集我們提議的四名證人以及傳喚我們已經確定的物證上,就會有投票。」舒默在參議院發言說。
根據參院規則,對彈劾規則的決議案可以附加提案,原則上允許民主黨人嵌入指定證人出席的內容。不過,參院佔多數的共和黨人有很大可能會用過半數的投票阻止民主黨人的任何相關提案。
麥康奈爾:已經聽夠了彈劾爭論 該繼續前進
麥康奈爾在上月底接受霍士新聞廣播採訪、被問到是否要傳喚證人時,他回答說:「甚麼時候才算完?聽完(民主黨眾議院)的所有內容,然後就這兩項非常薄弱的彈劾條款進行表決,我們是不是就足夠了?還是坦白說,我們想要來一場表演審訊,讓雙方竭力羞辱對方、變成一場對美國人的尷尬秀?」
「顯然,我覺得我們已經聽夠了。當我們聽完雙方爭議後,我們應該投票並繼續前進。」麥康奈爾說。
他最後還補充說:「如果要我們沿著證人這條路走,我們會想要告密人,還有亨特·拜登出席。」這兩人都是眾議院民主黨人啟動對特朗普彈劾調查的核心人物。
「不過,屆時你們會看到這種相互破壞性的鬧劇將持續很長時間。」麥康奈爾說。
在1月假期結束,議員重返國會時,麥康奈爾表示,現在該是輪到參議院對彈劾特朗普案做出冷靜判斷的時候。
眾院已拖延三周 共和黨議員提議限期25天
不過,參議院必須等到眾議院送交彈劾條款後,才能啟動彈劾審訊提案。到1月7日為止,眾議院已經將彈劾條款壓在手上20天。
眾議院在去年12月18日通過兩個總統彈劾條款,分別是指控總統特朗普濫用職權以及妨礙國會調查。但民主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仍拒絕提交彈劾條款給參議院,她希望以此要求參議院提供「更有利」的審訊程序,以及指定民主黨想要的證人出席聽證。
密蘇里州聯邦參議員約什·霍利(Josh Hawley)6日提出一項提案,給眾議院25天的時間,將彈劾條款送到參議院,如果眾院錯過期限,參議員可以提出一項動議,「以眾議院未能起訴這些條款為由而予以駁回」,動議案僅需簡單多數即可通過。
若霍利的提案獲得通過,意味著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應在12日前將彈劾條款送到參院。
麥康奈爾7日也說,他仍然希望眾議長佩洛西能在拖延三周後、提交彈劾條款給參院。
麥康奈爾說:「我仍然希望眾議長能繼續送交條款」,同時,他也補充說,延誤提交已在一些民主黨參議員中引起「相當大的不適」。
目前,阿拉巴馬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道格·瓊斯(Doug Jones)已公開表示,他已準備好開始彈劾審訊。他計劃尋求2020年連任,並被外界視為是彈劾特朗普案上的民主黨搖擺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