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凌晨5點30分,蔣介石行轅門外槍聲大作,蔣在侍衛官竺培基、施文彪的掩護下退到後山,避難時蔣介石腿膝及背部負傷。開始蔣介石只是以為少數人兵變,後來發現四周全是武裝叛亂分子,便知道是整個東北軍變節了。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寧死不屈
蔣介石決定不再迴避,下山回到行轅。整個叛亂過程,蔣介石的衛隊因護駕而全部英勇就義。蔣的堂侄孫少將蔣孝先、國民黨中常委邵元沖、中將楊國珍等多名國民政府官員被叛軍打死。蔣鼎文、錢大鈞、陳誠等在陝中央要員被楊虎城部扣於西京招待所。
蔣介石回到行轅後半小時,張學良來見,蔣介石怒斥張,命令張要麼立即送自己回洛陽,要麼就開槍,不必多言。
張學良強詞奪理把叛變說成革命,要蔣介石聽從叛軍意見,並威脅把蔣「交人民公斷」。蔣介石則正告張:我是長官,你是叛逆,國法軍紀對你均會進行制裁,「余身可死,頭可斷,肢體可殘戮,而中華民族之人格與正氣不能不保持,余即代表整個民族四萬萬人之人格。」
事變當天下午,張學良電告南京方面西安發生「兵諫」,並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內戰等八項主張。南京國民政府當晚11點做出反應,決議褫奪張學良一切官職並將其緝拿嚴辦,同時決定由何應欽指揮中央軍平叛。
而社會各界的反應,也大大出乎叛軍所料,胡適等各界名流一致抨擊張、楊「名為抗敵,實則自壞長城;係國家民族之罪人」。大公報主筆張季鸞在《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中呼籲:「全世界國家,都以他(蔣介石)為對華外交的重心。」
事變的第三天,張學良的態度突然轉變,對蔣介石深感愧疚。原來張學良在看了蔣的日記後,終於明白蔣介石對革命的忠誠與救國的苦心,實在不是他所想像的。張學良對蔣表示,哪怕自己早知日記中的十分之一,都不會如此魯莽造下大錯。張當即表態要全力保護蔣。
張隨即向蔣提出移居他處,以便設法祕密送總統回京。不料,蔣介石立刻予以拒絕,蔣堅決重申人格重於生命,如果離開西安,必須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地走,絕不能鬼鬼祟祟地潛行。
16日,中央討逆大軍開始在西安近郊空中轟炸,地面部隊在華縣與楊虎城軍對峙。蔣介石被困地外圍由楊虎城的九個團把守,而張學良的兵力只有一個團,張學良此時想救出蔣介石也非常的不容易。
蔣介石在兵變初期就寫好了給夫人的遺囑,告慰夫人:決心為革命而犧牲,無所愧怍。並將經國、緯國兩公子的將來託付給夫人,望她能將兒子們視如己出。
宋美齡力排眾議
宋美齡在《西安事變回憶錄》中說:「余則視此為決定我國命運最後一次革命正義之鬥爭也。」
宋美齡一開始聽到蔣介石被劫持,「不啻晴天霹靂,震駭莫名。」但很快冷靜了下來,她意識到外界通常會認為婦人遇到這種事情必然不能理智,因此她必須抑制個人感情,對事件做全局考量。
蔣夫人深知此時局面之複雜,她了解蔣介石必然不會做出任何妥協,而南京方面的主戰派定與蔣介石的想法相一致,但就國家前途來考量,必有一場內戰,坐收漁利者很可能是中共。內戰的爆發,也會給日本人更多入侵的機會,屆時生靈塗炭,國家危亡。
蔣夫人主張儘量和平解決此事,而非訴諸於軍事,因此她決定親赴西安。消息一出,群議譁然,反對之聲紛至。有人誤以為她救夫心切,有人悲觀傳言蔣公已有難,何必再入虎口?有人責問她,既然為國家計,何不支持發兵討伐?
宋美齡力排眾議,艱難中,她堅信「信仰可以移山」,「欲糾正一切錯誤,惟有堅持我對上帝及全人類之信仰耳。」她向眾人盡力闡釋,自己絕非朝夕縈懷於丈夫安全之婦人,之所以尋覓和平解決途徑,是為了以最少犧牲,為國家與民眾解決此嚴重事變。
宋美齡親赴西安 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12月22日下午4時,宋美齡到達西安蔣介石居室,蔣介石乍見驚訝,感動悲咽。宋美齡盡力抑制住自己的感情,緩言寬慰。蔣介石雖屢次囑咐不要妻子來西安,但也深感無法阻止她。
蔣說,今晨讀聖經,正讀到「耶和華今將有新作為,將令女子護衛男子」,今天君果然來此。
緊接著蔣介石告知宋美齡:「你來共患難,是為公而非為私,一切須以國家為重」,如果叛軍要求任何條件,一定要嚴厲拒絕,「我們寧死,亦不可答應」。
因為蔣介石一直拒絕和叛軍及叛軍背後的中共有任何交易與談判,甚至根本不跟張學良和楊虎城做過多的交流。張學良在情急之下無計可施,只好去電宋美齡,希望她能來西安。宋美齡到西安後,張楊親自接機。
此時的張學良已有悔意,張向宋美齡陳述了自己看過蔣日記後的愧疚,懇請宋美齡向蔣介石轉達自己視蔣為唯一領袖的心志,並請宋美齡幫助解此危局。
宋美齡與宋子文在西安期間代表蔣介石會見了中共代表周恩來,提出只要中共放棄反政府活動、擁護蔣介石為全國領袖、停止赤化宣傳、取消蘇維埃政權,國民政府一定會對其寬大處理。
周恩來表示願意歸順。中共方面在西安事變開始的當天欣喜若狂,認為找到了除蔣的好機會,但沒有想到遭到了斯大林的強力反對,斯大林為了蘇聯的利益而犧牲了中共的利益,堅決指示毛周要讓蔣介石恢復自由。
12月25日,蔣介石夫婦、宋子文及澳洲友人端納坐飛機安全離開西安,張學良堅決要求隨機同回南京。當天晚上南京城一片狂歡,所有的鞭炮都放光了,百姓徹夜歡歌。
蔣介石網開一面 赦免張學良
蔣介石在臨行前,曾對張、楊訓話,告訴二人此次事變,張、楊應負其責,然而自己身為統帥,卻導致蔑法壞紀之事發生,自己應當先負其責。
蔣介石明示為何不在事變中簽字,則是「須知人格必須保全,民族乃有基礎」,「余之言行,不僅要留垂於後世,且欲以事實示爾等,使爾等亦知人格之重要甚於一切。」
張學良回到南京後被軍事法庭判處十年徒刑,蔣介石網開一面,將其赦免。當時很多人對張學良非常憤恨,傅斯年就主張對其處以極刑。多年來,很多人對張學良為何堅決隨同蔣氏夫婦回南京,而蔣介石終究沒殺張學良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張學良雖發動兵變,但他並非為一己之錢財地位,也不是出於對蔣介石的個人恩怨,而是被中共煽動矇騙。他一旦了解蔣介石抗日之決心,被蔣的人格精神感召,立即悔悟,並以實際行動贖罪,入京束手待擒,誠心躬受國法裁決。
正因為如此,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能夠寬赦張學良。
到台灣後的張學良曾感慨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上個世紀90年代,獲得自由的張學良在美國曾這樣表示:「如果我是蔣先生,我會槍斃了張學良。因為這是背叛啊!但蔣先生讓我活下來,這是蔣先生的寬大。」
張學良在台灣時,蔣介石曾親自去看望他,推薦他看《大學》和王陽明的《傳習錄》。張學良患病時,很多人盼他死,但蔣介石總是給他派來最好的醫生,讓他住在安靜舒適的房子裏。
在西安事變中,蔣公無一言一字念及個人安危,始終以國家利益與民族精神為重,此為忠;無畏生死,此為義;事後不計個人恩怨,赦免知過能改的部下,此為仁。蔣公以恢復中華民族道德為己任,實踐篤行,無愧為當時國人的精神領袖,其言其行讓人感佩不已!
當年張學良得到了蔣公的寬宥,但西安事變的確給了中共滲透附體中華民族的大好機會,時至今天,大陸人仍在中共之殘酷蹂躪之中。而整個西安事變前後中共所表現出的偽善、奸詐、狡猾與邪惡,離間手段之卑鄙,攻心之陰險至極,當為今天的全球除共義士之殷鑑。(全文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