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幼兒使用屏幕與其大腦發育之間存在關聯,對語言功能相關區域影響尤其大。該研究進一步表明:學齡前兒童接觸屏幕的時間應該被最小化。
該研究報告於周一(11月4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上。主要作者是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兒童閱讀識字研究中心(Reading and Literacy Discovery Center)主任約翰•赫頓博士(Dr. John S. Hutton)。
研究人員對47名3至5歲的健康兒童進行了特殊的腦部掃瞄,即磁共振瀰散張量成像,評估大腦中白質的完整性。這些兒童全部來自於講英語的家庭,其中大多數家庭屬中上階層。
在向父母詢問了孩子屏幕使用情況後,研究人員對其進行ScreenQ綜合評分。該評分在過去幾年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屏幕時間指南」制定並經過驗證,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指南。
零分表示百分百「守規矩」,即睡房中沒有屏幕;孩子只有在18個月以上才開始看電視或使用應用程式;不接觸暴力內容;學齡前兒童每天花1個小時觀看高品質節目;與父母一起觀看等。而26分則表示全然「沒有守規矩」,如孩子不滿1歲便開始看屏幕;睡房有屏幕;觀看暴力內容;觀看屏幕的總時間過長;觀看時沒有父母陪伴等等。
做任何事情 都可加強神經元間聯繫
然後,研究人員將兒童的ScreenQ與他們的大腦掃瞄進行了比較,大腦掃瞄顯示出神經元的髓鞘形成程度,即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被一種脂肪物質——髓磷脂所形成的白色物質所覆蓋。它使神經細胞絕緣並提高信號傳遞效率。
赫頓博士表示,「無論是語言區域還是功能執行區域,這些區域被鼓勵、相互交流的機會越多,對神經元包覆層的刺激作用就越大。」「神經纖維周圍的髓磷脂含量與刺激的頻率、使用的頻率直接相關。」
他說,當兒童大腦中的相關神經節有髓鞘時,兒童便達到發育里程碑。例如,語言能力在18個月時「激發」。當大腦的威氏區(Wernicke)(單詞理解)和布氏區(Broca)(語言加工)之間的聯繫完全凸顯出來時,孩子們就會從「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蹦」變成「一句一句地說」。
赫頓博士說,「來自神經科學的格言是『兩個神經元同時激發使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強度增強』(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加強這種聯繫。」
這就是為甚麼傳統的教育鼓勵孩子讀書、玩耍、講故事,戶外活動以及所有其它可以充實孩子生活的事情。
使用屏幕影響兒童語言認知能力
該研究中ScreenQ的平均得分約為9分,範圍為1~19分。具體地說,大約41%的孩子睡房裏有屏幕;大約60%的孩子擁有自己的便攜式設備;每天的屏幕中位數時間為1.5個小時,範圍為0~12小時。
在考慮了年齡、性別和收入後,ScreenQ得分較高的孩子在結構完整性和髓鞘形成方面的測量值較低,特別是在涉及語言和識字技能的區域中。
研究人員還對孩子們進行了認知測試,研究了他們的語言和早期識字率。結果發現,認知能力與孩子接觸屏幕的多少密切相關。
頻頻使用屏幕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並且在語言處理速度測試中表現較差,例如對物體進行快速指認的能力較差。
赫頓博士說,「這是首次對屏幕使用時間與大腦結構和相關技能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
問題在於屏幕 取代了傳統方式
不過,這種相關性只是一種關聯,並非因果關係。如果存在直接聯繫,則可能與屏幕本身沒有多少關係,而與屏幕在兒童生活中所佔據的取代地位有更大關係。
赫頓博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不是說『屏幕有多麼不好』,而是『目前接觸屏幕還為時過早』。就像開車不是件壞事,但3、5歲便開車可不是個好主意。」他說,特別是平板電腦,「它們功能強大、包攬萬物,但可能不應該成為嬰幼兒學齡前兒童的手中之物。」
因此,這並不是說屏幕本身有害,也不是要責怪父母們允許孩子接觸屏幕。這旨在提醒:大腦發育如何受到「經歷」的影響;哪種經歷可能最有幫助和建設性,以及父母如何把握這些經歷的關鍵。
同一小組還進行了另一項研究,發現除了人與人及人與自然等傳統的教育方式外,更具激發性的家庭識字遊戲對大腦結構發育具有積極影響。
赫頓博士再一次強調說,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幼兒所需要的是「穩固加強這些網絡的經歷。」如果屏幕取代了孩子與看護人之間的互動、交談或娛樂,則可能對兒童神經可塑性和潛力發展不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