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的妙玉,自稱「檻外人」,因她最喜范成大的一句: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而且,《紅樓夢》裏的「鐵檻寺」、「饅頭庵」,也都來源於此。
那麼「檻外人」是甚麼意思呢?
其實,范成大的詩來源於隋唐時期的兩首禪詩,詩的作者叫王梵志。
〈城外土饅頭〉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裏。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世無百年人〉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人一出生,城外荒野裏的一個土「饅頭」就已經在等你了。古代南方的饅頭,其實就是肉包子,「餡草」指的就是饅頭裏的餡,墳墓裏的餡是死人。人死了,最後給埋進墳墓裏,變成「饅頭餡兒」。
人必有一死,每人都有一個土饅頭可以吃,不用爭不用搶,也別嫌棄滋味好壞。時間一到,你不領受也不行。
生年不滿百,常慮千歲憂,人總有太多長遠打算,好像永遠都不會死一樣。「打鐵作門限」,講的是王羲之後人:智永善於書法,名噪一時,為避免求書者將門檻踏壞,就把門檻造得特別高,再用鐵皮包住,使之經久耐磨。後來就把富貴人家叫「鐵門檻」了。
鐵門檻修建得高高的,牢牢的,就能把死亡擋在外面嗎?鬼見了都拍手笑話:死期一到,再高、再結實的門檻也沒用。
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早穿不穿。城內人汲汲營營,都覺得自己一輩子還很長呢!太多的計劃、太多的慾望,這也不夠,那也不足。到頭來,名、利、權、情,哪一樣都帶不走。
但見經年的荒草掩埋下,無論是晉代衣冠,還是絕代紅妝,最後都是一個個塵土攢成的「饅頭」。
一個城裏家宅、一個城外墳頭,倏忽間,兩個世界,其實離得不遠。
妙玉自認為能看透一切,已經在鐵門檻之外了, 所以她就自稱「檻外人」。
傳說,王梵志是從枯木瘤子裏生出來的。
河南濬縣有一戶人家叫王德祖,家裏有棵林檎樹,上面長了一個斗大的瘤子。三年後,瘤子腐爛了,王德祖剝開了瘤子皮,結果發現一個嬰兒在裏面!王德祖又驚又喜,就把嬰兒抱出來,收養了他,起名王梵志。
他家中本來有奴婢,比較富裕,後來家道中落,家產破敗以致窮愁潦倒,王梵志就不得不做僱工,幹苦力。他也曾做過監鑄官,廉潔奉公,但任期未滿就被革職了。
他一生坎坷滄桑,有五男二女,子女均不孝,所以王梵志晚年生活無著落,食不飽腹的他不得不沿街乞討。50多歲時,他皈依了佛門,四處遊走化緣,直至80歲離世。
王梵志是一位詩僧,他的詩平易詼趣,常寓理於嘲諷戲諧之中。也有人傳說他是菩薩的化身。◇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