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在信陵君竊符救趙後,趙國元氣大傷,六國中再也沒有能單獨對抗秦國的國家了。在長平之戰前,大商人呂不韋想方設法結交正在趙國做人質的秦王孫異人,並說服秦國太子安國君立異人為嫡嗣。西元前257年,呂不韋賄賂趙國守門士兵,在邯鄲被圍的緊急關頭帶異人逃出趙國。西元前249年,異人即位為王,就是秦莊襄王。三年後莊襄王駕崩,子贏政即位,他就是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始皇。
秦始皇即位時只有十三歲,當時還只能稱秦王,他出生於西元前259年,按照《呂不韋列傳》的記載,他在趙國做了八年人質,等到他曾祖父,也就是秦昭襄王駕崩時,他才回到秦國。
因為他繼位時年齡很小,所以國政就掌握在呂不韋手中。西元前238年,秦國爆發了長信侯嫪毐之亂,這場叛亂被秦王平息。由於這場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就罷了呂不韋的相國。
由於呂不韋名聲非常大,所以列國的諸侯每次到咸陽時,都去拜見呂不韋;還有一些國家邀請呂不韋到他們國家去做官,可以說拜見呂不韋的使者絡繹不絕。如此過了一年的時間,秦王忍無可忍,就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問他,你對秦國到底有多少貢獻,被封君在河南,有十萬戶的食邑;你到底跟秦國有甚麼親戚關係,以致於讓我稱你為仲父。現在我想把你和你的家人都發配到四川去。
呂不韋接到這封信之後,怕秦王繼續追究他的責任,於是飲毒酒而死。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在呂不韋死後,秦國的宗室大臣對秦王講,凡是外國到秦國來作客卿的,都是為他們自己本國人打算的,而不會真正的為秦國效力。所以請求秦王驅逐所有在秦國的外國人。
這一命令就叫逐客令,所有外籍顧問,只要你不是秦國人,都在被驅逐之列。被驅逐人中有一個人叫李斯,李斯這時是呂不韋的門客。他給秦王寫了一封信,這封信非常有名,全文收錄在《史記》的《李斯列傳》裏,叫《諫逐客書》。
李斯在信中談到外籍顧問或者說這些客卿,他們對秦國的貢獻:當年秦穆公稱霸的時候靠的是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枝,他們有的是謀臣、有的是勇將,都不是秦國人;後來商鞅從衛國來幫助秦國變法圖強,張儀從魏國來幫助秦國解散了諸侯之間合縱的聯盟,范雎從魏國來幫秦國制訂了遠交近攻,統一天下的策略,所以外籍的客卿對於秦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李斯最後說:我聽說呢,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聖人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而你今天如果把這些外籍的人才全部從秦國驅逐出去,他們不能為秦國所用,而會為別的國家所用,這對秦國的安全是一個最大的威脅。秦王看到這封書信之後立刻取消了逐客令。
逐客的原因在《史記》的不同章節中是不一樣的。在《史記》的《李斯列傳》裏給了另外一種說法:當時南韓有一個工程師,姓鄭名國,他從南韓來到秦國,帶了一個使命,就是讓秦國花大量的錢財去興修水利,南韓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大工程,把秦國的注意力從對外的戰爭上轉移到國內事務。
結果這件事情被發現了,秦王很生氣就想處罰鄭國,鄭國講這個水利工程雖然在短暫的幾年內耗費了秦國很多錢財,但這是一個利在萬世的事情,所以後來秦王還是讓鄭國完成了這個水利建設,這就是現在著名的鄭國渠。
根據《史記》的《河渠書》的記載:鄭國渠修建時挖出了很多的土,用這土去填補秦國窪地和覆蓋鹽鹼地,使關中增加了四百萬畝的良田。按照《河渠書》的說法,關中為沃野而無凶年,秦以富彊,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當時秦王發現了鄭國的計劃,或者說是陰謀時,他也覺得從外國來到秦國的這些人,包括像鄭國這樣的工程師,都是為自己本國打算,所以他想驅逐所有的外籍客卿,這是逐客令的另外一個解釋。
李斯的《諫逐客書》改變了秦王驅逐客卿的想法,秦王親自召見李斯,李斯當時給秦王出了一個主意:在《資治通鑑》裏面說,希望秦王拿出一筆錢來到各國去看一看,如果各國的豪臣,或者說那些有名的人,可以用金錢收買的就收買,讓他們為秦國所用;如果他們不能被秦國收買的,就把他們暗殺掉,這樣秦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少。
《資治通鑒》的原文說:「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數年之間,卒並天下。
(旁白)李斯諫止秦王逐客的信,改變了秦王的心意,秦王取消了逐客令,並將李斯召到宮中,李斯獻上了統一六國的計策,即用大量的金錢收買各國名士為秦國服務,那些不肯為秦國服務的則將他們暗殺掉,這種不以軍事實力爭天下,而採用離間計的做法,讓秦國統一天下的成本極大的降低。十六年後六國全部滅亡,那麼李斯又是個甚麼樣的人呢?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祖籍在上蔡,就是現在河南省的上蔡縣附近,他年輕時在郡裏邊做一個小官吏。有一次他去廁所,看到廁所裏邊有老鼠,當然廁所很髒、很臭,還經常有人和狗到廁所裏來,老鼠嚇得到處跑;他到糧倉裏邊,看見糧倉裏邊也有老鼠,一個個吃得又肥又大,看見人也不怎麼害怕。李斯說,人哪就像這個老鼠一樣,你的前途如何,全看你處在甚麼樣的位置。所以說李斯的人生哲學,其實就是老鼠的哲學。
後來李斯去跟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或者說是霸王之術。學成以後,他在跟荀子告別時講了一句話:他說一個人活在這世上,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最大的悲哀,他一定要去謀取富貴。
他遍觀七國,認為只有秦國是有希望的,於是李斯離開自己的國家楚國,來到了秦國,投靠當時權勢炙手可熱的丞相呂不韋,在呂不韋那兒做門客。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家是陰謀家,所以李斯給秦王出的主意也是陰謀,不是靠軍事實力而是靠離間君臣,或收買各國能幹的人,或把他們殺掉,這樣各國基本上沒有人才和能力抵抗秦國。趙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趙國大將廉頗,打仗是非常厲害。後來廉頗跟趙王鬧了一點矛盾跑到魏國去了。廉頗一離開趙國,趙國軍事實力更不行了,屢次被秦國進攻,屢次被打敗。趙王就想把廉頗召回來,他就派了一個使者到魏國去看廉頗。
在使者出發之前,秦國的間諜已經到了趙國,秦國的間諜當時拿著一萬斤黃金,送給一個叫郭開的人,郭開是趙王當時手下非常寵信的一個宦官、一個佞臣。
郭開拿出其中一部份錢去賄賂趙王派去見廉頗的使臣。他跟使臣說廉頗是我的仇人,你在趙王面前一定要說他壞話。那個使臣去見廉頗,廉頗想回趙國為趙王效力,當著使臣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後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雖然年紀大了,還是可以繼續出征作戰的。
使臣回來報告趙王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但是他跟我交談了一會兒工夫,就連著去了三次廁所。趙王想老將軍打仗的時候,怎麼能這麼頻繁的上廁所呢,就沒有用廉頗。廉頗後來在魏國也待不下去了,又跑到楚國,在楚國鬱鬱而終。
西元前234年的時候,秦國派大將桓齮(《戰國策》說桓齮就是後來的樊於期)進攻趙國,殺死了趙國大將扈輒,斬首十萬人,趙國敗得很慘。趙王迫不得已起用了一個戰國最後一個名將叫做李牧。
李牧打仗是非常非常厲害的,在《史記》中沒有單獨給李牧作傳,他的故事附在《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後面,這個傳裏面有趙奢、趙括和李牧。李牧在年輕時跟匈奴作戰,曾有一次打得匈奴十幾年不敢到趙國邊境來。李牧用兵相當於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將軍,他一生從沒打過敗仗。
李牧出戰,一下就把秦國的大將桓齮打敗了,趙王封李牧為武安君,這一年是西元前234年。五年之後秦國再次進攻趙國,這一次來的大將叫王翦,王翦跟李牧兩軍對峙,王翦知道自己很難打贏李牧,於是王翦再一次啟用郭開,花一萬斤黃金收買郭開。
郭開在趙王耳邊造謠說,李牧這個人跟秦國互相暗通款曲,準備投降秦國。趙王就相信了,派了一個叫趙蔥的人去收李牧的兵權,李牧當時拒絕交出將印,但李牧知道趙王不讓他當將軍,他也無法指揮趙國的軍隊,所以半夜時,偷偷把帥印掛在帳篷裏,然後換了一身平民的服裝逃亡,被趙蔥抓住,然後就把李牧殺死了。
李牧是趙國的長城,李牧一死,趙國再也沒有人能夠抵抗秦國,僅僅三個月之後趙國就滅亡了。趙國是六國中第二個滅亡的國家,第一個滅亡的國家是南韓,是在西元前230年。(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購買和瀏覽《笑談風雲》音像製品,請訪問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