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八股文」,簡單說來,其實就是破題、四幅長對聯加結論。內容必須是對聖人經典的解讀。
科舉延續百千年,考試科目也曾繁複龐雜,但經義內容確是始終未變的。對古人來講,做官先做人,選官的第一標準當然也是道德倫理為先。但長此下來,學子們對聖人經典已是背得滾瓜爛熟,很難分出優劣,於是便在文體格式上下功夫,比高低。
八股文,其實也是一門高級的修辭學,八股文寫得好的,詩詞、歌賦信手拈來。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曾經寫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更重要的是,在八股文的嚴格限制下,很多優秀人才更能脫穎而出,如後來的徐階、高拱、張居正,都是個中高手。
即使現在的高考,為分出高下,也經常會出一些難度高的加分題,令能力高的學子可以脫穎而出。
八股文寫得好,在古代是很受尊重的。
有句話講「文無第一」,就是文科考試很難分出高低的意思。一道數學題,答案對錯明確,無須爭議。但一道策問題,國家應該如何治理,如何判對錯高低?
所以古代殿試考的策問,最終都是由皇帝定高低。
選一篇明代名相張居正做主考官時,給考生做範文的八股文。
張居正:〈生財有大道〉
破題:蓋理財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承題:蓋務本節用,生財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國孰與不足乎?
起講:且夫聚人曰財,國而無財,非其國矣;理財曰義,財而不義,非其財矣。
起股:是以君子之生財也有道。故不必損下以益上,而經制得宜,自有以裕於國也。其於道也又甚大焉,故不必損上以益下,而公私兩利,自有以裕於民也。然則何如?
中股:蓋天地本有自然之利,而國家本有唯正之供。唯其力之不勤而用之無節,故恆見其不足耳。誠能趨天下之民而歸之農,其生之也既無遺力矣,又且汰冗員、裁冗費,不使有浮食焉。
後股:盡三時之勤以服乎耕,其為之也既無遺力矣,又且量所如,為所出,不使有侈用焉。斯則勤以務本,而財之入也無窮。儉以制用,而財之出也有限。以無窮之財,供有限之用,是以下常給而上常餘。雖國有大事,而內府外府之儲自將取之而不匱矣。
束股:百姓足而君亦足,雖年有大祲,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恃之而無恐矣。
大結:謂之大道,信乎其為經久謀國之計,而非一切權益之術可比也。然則有國家者豈必外本內末,而後財可聚也哉。
八股文在清末走向了極端。
● 「南北卷」制
除了八股文,明朝科舉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的創舉還有一個——南北卷制。
明太祖朱元璋後期,出現過一場著名的科舉事件「南北榜案」。
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影響,南、北方考生的水平一直不平均。相較南方,北方地區落後很多。尤其在明初,北方經歷元朝末期長年戰亂,相對穩定的南方社會狀態就平穩一些。因而在科舉時,一直處於南方人中第的人數多於北方人的現象。
中國古代,南方文風鼎盛,歷史上的五百九十二名狀元,絕大多數都是南方人。除了隋、唐。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科考結果公佈之時,中榜之人全為南人,北方人全部落榜。此事在北方考生中引起軒然大波,事件鬧到皇帝面前。雖然查明主考官並未徇私,但為平息事態,穩定民心,明太祖冤殺二十多名與事件有關的大臣,並廢除選出的所有南方進士,由皇帝親自閱卷評審出新榜。六十一名新進士全部為北方人士。
此事看出,由科舉取士,北方人入仕的機會大大小於南方人,長此以往,朝廷的官員會由南方人壟斷。為平衡地域性文化差異,為穩定民心,明仁宗朱高熾採納內閣大學士楊士奇的進言,採取南北卷制——卷子照樣彌封謄錄,但註明「南」、「北」字樣,錄取名額的分配比例是「南六十,北四十」。
到了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期,除了南、北方,還加入了西南地區,變為「南、北、中榜」。錄取進士的比例也改成南方五十五、北方三十五、西南十。
以地域劃分,分配錄取名額的方法,為清朝科舉所沿用,直至科舉廢止。
● 明朝對科舉人才的重用
明朝相比前朝,不僅在科舉考試程序和內容上都得到了完善,在對科舉選出的人才上也充份地重視及重用。
從整個科舉系統最底層談起。
通過三層預科考試,最終通過院試的「生員」,俗稱「秀才」,是具備了科考資格的士大夫最低階層。
「秀才」既然進入了士大夫階層,也算有了功名。在待遇上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但秀才不能在朝廷上任職。秀才雖然可以拿到朝廷補貼,但在明朝中、晚期時,這點補貼遠遠不夠,秀才經常需要兼職才能勉強養家餬口。
通過了正式科舉的第一級鄉試的,稱「舉人」。舉人就有做官的機會了,比如做學官或當知縣,只不過是補缺,與進士比不了,但比秀才就是天上地下了。
古代有「窮秀才」一說,卻沒有窮舉人。因為中舉後,全家免除田賦稅糧。因而就有很多鄉里會來「投現」,就是把田產掛在舉人名下,以比國家稅賦低的稅率給舉人繳錢,以此逃避國稅。除此之外,舉人可以與知縣平起平坐,自由出入縣衙。可以說舉人已經是準官員了。
明朝有句話叫:「一縣一舉人,一府一進士。」也就是說一個縣裏出一個舉人就了不起了,在當地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舉人之上是「進士」,這才是科舉的終極目標。
最終考——殿試,在皇宮的奉天殿前,由天子親自擔任主考,當天考完,考試的內容為策論一篇,考察實際的能力。按三甲錄取。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三甲統稱進士。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再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
「庶吉士」是精英中的精英,非常受重視,升遷也很快。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整個明朝,首輔大概在一百七十個人左右,有九成都是庶吉士和翰林出身。因此庶吉士也有「儲相」之稱。
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
綜上所述,明朝對科舉選拔的人才是非常重視、才盡其用。◇(待續)
——節錄自「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 大紀元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