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經濟全球化有三大錯誤認知,北京當局不願面對「世界工廠」必然衰落的「長痛」,而決定用「兩敗俱傷」的「犧牲打」造成美國的「短痛」,來扭轉美國的對華政策。但它的「犧牲打」會加劇「長痛」,卻無法消除「長痛」。
一、北京當局不靠譜的三張「大牌」
過去一年多來,雖然北京當局非常不滿特朗普要求縮小中美貿易逆差和中止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但它似乎一度「老神在在」,認為美國在華企業將是自己永遠的「同盟軍」,而「西方民主不過是財團控制政治」,所以它們會迫使特朗普放棄其對華政策。而幾天前中共對美國發起經濟戰之舉(參見我日前在《大紀元時報》上刊登的《美中關係轉安為危說明了甚麼?——中美關係大逆轉解析之一》),表明它已經意識到,如果光指望美國在華企業這些所謂的「同盟軍」,看來拖不住特朗普的後腿;相反,這些美國企業也紛紛轉移訂單,甚至出售工廠,成了特朗普的「同盟軍」。因此,中共決定自己直接出手,通過主動對美國產品加關稅,倒逼美國經濟,對特朗普造成更大衝擊。
北京當局之所以誤判美國在華企業的動向,是因為它相信自己有三張「大牌」在手,可以坐看美國企業倒逼特朗普。這三張「大牌」便是:中國市場無限大,中國完整的產業鏈世界上獨一無二,外企在華經營利潤豐厚。而外資企業界的實際感受則是:第一,中國的市場早已飽和,而對國內企業的種種保護也使外企很難再有開拓國內市場的空間;第二,中國完整的產業鏈確實讓安於現狀的外企及其華裔經理們頗感如魚得水,但產業鏈並非中國的「獨家秘籍」;第三,外企的利潤率並沒有高到足以消化百分之幾十的關稅,一旦雙方互加高關稅,外企就很難再眷戀在中國製造的便利。
如果只是誤判美國在華企業的動向,中共或許還可能及時調整它的對美政策,但它對經濟全球化的三個更大的錯誤認知卻讓它越走越遠;等到現實逐漸成型之後,經濟全球化轉向造成的「長痛」已經不可扭轉,而且正一步一步地構成對中共的壓力。
二、經濟全球化永不「脫中」?
北京當局的第一個錯誤認知是,誤以為經濟全球化一旦造就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就再也不會改變其以中國為重心的製造業格局了;中國執經濟全球化的「牛耳」,從此就居於步步高陞的穩贏格局了。
事實是,經濟全球化本來就是一個資本和技術不斷流動的過程,從來就沒有一紮根就再不遷移的先例。我在去年10月6日發表的《第五波全球製造業遷移:從中國開始?》中指出,世界產業史證明,根本就不存在不可遷移的供應鏈。上世紀以來全球有過4次大規模製造業遷移:20世紀初英國的部份過剩產能移向美國;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德國轉移;20世紀60—70年代發達國家向亞洲「四小龍」和部份拉美國家轉移輕工、紡織等產業;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技術高消耗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2000年開始中國成為產業轉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因此形成了「世界工廠」;本世紀初以來各國製造業綜合競爭力的驚人變化,已促使全球製造業開始了第五波大遷移。
的確,經濟全球化是造就了中國的「世界工廠」,但在中國的工資成本、稅收、能源價格、匯率、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影響下,部份在「世界工廠」的製造業早已走上了「脫中」進程。差不多十年前就出現了「世界工廠」南移的趨勢,即面向美國市場的一些勞動密集型或技術簡單型供應鏈逐漸離開了「世界工廠」,由此引起了服裝、製鞋、玩具等產業的「全球供應鏈重置(supply chains reallocation)」。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世界工廠」之下坡態勢其實就已經不可逆轉了,中美經濟戰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三、與特朗普針鋒相對便可安住外企之心?
北京當局對經濟全球化的第二個錯誤認知是:我的「世界工廠」工業體系已經建成,任何動搖這個體系的外部變化都是對中共利益的威脅,而特朗普上任之後美國對華經貿政策的轉變,是「世界工廠」走下坡路的罪魁禍首,因此必須不惜代價、加以打擊。這個想法背後的潛意識是,只要阻止了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就能重新恢復「世界工廠」的興盛和榮耀。
可是,對在華外企來說,享受繼續在華生產的方便固然很好,但是,中美兩國在經濟層面的對抗實際上造成了企業界經營上最大的不確定型風險,很多外企不是因為在華經營已經虧損,而是因為在華經營的風險大到難以把握,為了躲避風險,它們不得不將訂單或工廠轉移到非中國地區。於是,中共與美國的對著幹,恰恰加劇了外企的擔憂和撤資行動。
《日本經濟新聞》今年7月18日的報道指出,目前全球供應鏈將分化為「中國」和「非中國」兩部份,看不到平息跡象的中美貿易戰正在動搖外企的經營戰略;表明和討論將生產遷往中國大陸之外的主要全球企業開始增多,對印度和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的投資額如今增長1—三成,外企投入資金的地區分佈也明顯發生變化。台灣科技公司也紛紛前往東南亞和美國設廠生產,據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統計,台灣900多間上市公司中已有191間在東南亞和印度投資;其中,印度因本身就是新興市場,多受台灣科技廠青睞,而越南則是吸引最多投資的國家之一。
解析所謂的全球供應鏈分化為「中國」和「非中國」兩部份,應該有兩層意思。第一,很多產品的供應鏈不再依靠中國。其實,全球跨境產業鏈為發達國家的進口商品提供原料和中間產品的比例,自1995年的26%上升至2010年的31%峰值後,這兩年已經緩慢跌回30%。這說明,全球供應鏈出現了停滯甚至是收縮跡象,這與製造業自動化有關,並不全是中美經濟戰的結果。第二,中國的「世界工廠」正面臨逐步脫離「世界」的命運。目前中國的「世界工廠」實體尚在,其發達國家市場的訂單卻日漸流失。首先是最終產品訂單下降;其次是部份零部件生產的訂單來向改變,從來自美國市場,變成了依賴東南亞企業的訂單。這樣,「世界工廠」就 逐步脫離了「發達世界」,為其它東南亞或南亞國家的企業提供零部件,成了它的謀存之道。
四、賣家為王?
北京當局對經濟全球化的第三個錯誤認知是,它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那種貨品供給決定一切的計劃經濟思維來認識經濟全球化,以為自己的「世界工廠」可以左右全球經濟的命脈,憑藉手頭的供應鏈,便可以輕易地卡住購買方的「脖子」,進而予取予求。
事實上,經濟全球化的基本背景不是賣方壟斷和賣方市場,而是買方說了算的買方市場;訂單決定一切,產品的賣方必須圍繞著訂單轉,而不是買方只有一個賣方可以交易的那種「賣家為王」的格局。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供應鏈本來就是外企轉移而來,並非中國獨創且壟斷技術、設備的生產體系;在外企的幫助下,這些供應鏈逐步完善,但外企並非不懂得如何建立產業鏈,只是捨不得花投資到別的國家另建產業鏈、培養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而已。
如今,中美經濟對抗的格局一旦形成,在華外企或長期在中國下訂單的跨國公司就不得不躲避風險,一方面轉移部份訂單,一方面開始在其它國家建立新的供應線。這當然會有一個過程,特別是在那些產業鏈比較長的行業,其下游的裝配工廠可能轉移到其它國家,但零部件仍然可能需要從中國進口;而為了降低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一個產品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度高了,出口美國仍然要交高額關稅),西方國家的企業會從相對簡單的零部件入手,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另建產業鏈,直到完全取代中國零部件。
中共留不住發達國家的訂單,其最重要的後果是「顧客一走不回頭」。美國企業一旦轉移,站住腳以後,自然就不會再「吃回頭草」,「世界工廠」的訂單將漸漸減少,今後將主要面向歐洲和非洲,中國過去20多年來依靠美國市場每年淨賺幾千億美元來補充外匯儲備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五、中美經濟戰,成敗已初露跡象
目前,美國商界對中美經濟關係惡化憂心忡忡,頻頻發聲,希望特朗普慎重處理雙邊關係。或許,特朗普可能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裏將部份產品從關稅名單中撤出,或降低部份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但是,商界面臨高風險已是既成事實,沒有多少高管願意拿自己公司的前途開玩笑,賭一把「堅守中國」的運氣;無論如何,未雨綢繆總是必要的。因此,不管特朗普今後在對華關稅上是否讓步、讓步多少,美國企業另謀佈局的腳步不會停歇。而對中共來說,這就是「長痛」的延伸。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如今北京當局所面對的則是,「短痛可以硬挺,長痛無法消除」。中國的經濟下行將進一步加快,緊日子會越來越明顯,而各種過去難以想像的應急措施可能陸續出台。比如,不許準備撤資的外企將出售企業所獲資金換取外匯,或千方百計阻撓外企賣廠走人,等等。此類做法固然有防止外匯儲備大縮水的考慮,但同時也就暴露了中共在國際金融上的脆弱性。可以說,不管中美經濟戰走到哪一步,中國的對外開放承諾都將不斷跌破西方國家的期待,從而進一步加劇在華外企的危機感,形成擔憂、撤資、(中共)反撤資、外企更擔憂的惡性循環。
在中美關係上中共的強硬姿態固然是其一博,就中國經濟前景而言,「短痛」、「長痛」都是傷害;而對美國來說,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是有限的,可能金融市場會出現震盪,但整體經濟可能仍然維持相當程度的自我支撐而沒有多少「長痛」。由此觀之,中美經濟戰雖然剛剛開始,其實成敗已經初露跡象。
(大紀元首發,轉載需經授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