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公元七七二~八四六年),字樂天,是盛唐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繼承《詩經》「風雅比興」的傳統。

《與元九書》為其詩論綱領,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 他長於各種詩體,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而《長恨歌》則被詩評家譽為千古絕唱。

白居易在生時便詩名顯赫,受到舉國上下、甚至國外的崇拜,而且其影響在歷史上經久不衰。他的詩作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他盛名的二十年時間中,各地寺廟、道觀等處的牆壁上都能看到他的詩。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野老牧童,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識字的老太太,都是他詩歌的忠實欣賞者和積極的傳播者。當時傳抄他的詩拿去賣錢或者換酒、換茶喝的人到處都是;能夠唱誦《長恨歌》的歌妓身價會抬高;甚至外國的宰相也托來朝的商人以百金一篇的奇價購買他的詩作。

白居易像,出自《晩笑堂竹莊畫傳》
白居易像,出自《晩笑堂竹莊畫傳》

白居易一生寫過的「諷諭詩」比別的詩人都多,充份顯示出他的善良本性,看到別人受苦,自己心裏也跟著難受。最有名的比如《賣炭翁》、《觀刈麥》以及《繚綾》等等,使人至今讀起來還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善心的巨大感化力量。

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時,聽說道林禪師德行很高,就前去拜訪。他看見禪師住在山中古松之下,說道:「禪師住處很危險。」禪師答道:「太守的處境更危險!」

白居易聽了大惑不解:「我何險之有?」禪師反問道:「身居官場,如薪火相交,可是人在其中又往往意識不到,這難道還不夠危險嗎?」白居易聽後連連點頭稱是。

他向禪師請教說:「人生的道理如何呢?」禪師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三歲小孩都知道這麼說。」禪師說:「雖然三歲小孩也知道這麼說,但八十歲老人也不見得能做到啊!」白居易一聽,歎服不已,從此走上修煉的路。

他不僅自己虔心修行,還用自己的俸祿請人彩繪大型天國世界圖、佛像、神像、印佛經,勸勉人們要信奉佛法,相信因果,並寫道「願以今生世俗文字放言綺語之因,轉為將來世世贊佛乘轉法輪之緣」。

晚年時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成為一個不入廟的修煉者。修佛使他明白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的,因此在他被貶官到江州作司馬、遇到生活中的磨難時,就不會像常人一樣的過份憂愁和煩惱。

他對名利也逐漸地放淡,告誡世人不可過份追求,否則自招災禍,還語重心長地告訴世人,許多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言行招來的。他在《感興二首》中有這樣的詩句:「吉凶禍福有來由,但要深知不要憂。……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由於放淡了名利,看透人生的真相,因此白居易在修煉中進步很快,並修出了比較強的「宿命通」功能。盛唐前後,許多朝廷命官和文人都修佛,其中一些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前世。

白居易曾在一首詩中說:

房傳往世為禪客,
王道前生應畫師。
我亦定中觀宿命,
多生債負是歌詩。……

大意是說:「據說房太尉前世是個修佛的和尚,而王右丞(即大詩人王維)前生是一個畫家。我於打坐入定中,用宿命通看自己的往世,發現我原來的好多世中都一直與詩歌有着不解之緣。」他在這裏告訴我們,原來他的詩歌天才是在許多世中不斷地積累起來的。

就像黃庭堅兩次夢中吃老婆婆供的芹菜麵,醒來後口中還留有芹菜的香味,循夢中記憶的路找到老婆婆家。自己找出鎖匙,打開書櫃,發現裏面有許多文稿。細閱之下,黃庭堅如墮雲霧—原來他每次應試的文章,竟然全在這裏,而且一字不差!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前生曾是女兒身,老婆婆是自己前世的母親。

這一說法也為「天才」找到最自然的解釋,並且也被當今西方「輪迴轉世」的科學研究所證實。如一個幾歲的小孩能夠不學自會地開機動船,顯出非凡的「天賦」,但研究發現,他前世是一個機動船的船長,有着幾十年的駕船經驗。

~載自 【希望之聲】◇

白居易(日本江戶時代畫家狩野常信作)(維基百科)
白居易(日本江戶時代畫家狩野常信作)(維基百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