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孩子來評估,對孩子「被動、該做的事無關緊要、要人家一直催」感到煩惱。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被動的小男生跟我說:「反正我又達不到老師要求的字體工整標準,也達不到媽媽要求的速度,我就是很爛,沒甚麼好努力的!」

聽了之後,真的替這個小男生感到擔憂,小小年紀,就已經有「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甚至產生了絕望、抑鬱及意志消沉的心態,真是太危險了!這可是許多兒童心理及行為偏差的根源呢!

父母可能不了解甚麼是習得無助感,也不知道當教養方式錯了,就會讓孩子更無助、更被動,因此,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孩子被罵慢吞吞 會產生放棄心理

所謂「習得無助感」是指人或動物,在不斷接受挫折後,會感到自己對於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

1967 年塞利格曼(Seligman) 教授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習得無助感」一詞,他以狗做了項經典實驗。實驗內容是,起初將狗關在籠子裏,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裏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只要蜂音器響起,若將籠門打開,在電擊前,狗狗非但不逃,反而會先倒地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有主動逃避的機會,牠卻選擇絕望的等待痛苦來臨,這就是「習得無助感」。

之後,很多實驗也證明,這種習得性無助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我從跟媽媽口中「被動、慢吞吞,做事丟三落四」的孩子諮詢互動中發現,這些到了小學還沒有自律的小朋友,多半都沒甚麼自信,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產生挫折。我認為,某些因素,與孩子一天到晚被「唸」有關。

在教養中,多數父母會不經意地流於減分教養,也就是說,一開始先認定孩子的自律分數有90 分,吃飯、睡覺、梳洗、收拾玩具及做好份內的工作,他都應該要做好。

但實際的教養現場就像戰場,無法時時刻刻盡如人意,一旦孩子做不到時,父母一急,就想插手控管,這時不僅音量大了,臉色難看,威脅恐嚇的語言也一併出現了!

如果偶一為之還能接受,怕的是存在家裏的自律戰爭始終打不完,最後搞得全家人身心俱疲,孩子自信心沒了,你也輸得慘兮兮。

大人常把「做好」當作是 應該的,而忘了鼓勵

想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如自動自發起床吃早餐而不賴床,當然能用獎勵與懲罰兩種方式,如果父母的教養上有很強的信念,認為這些是孩子本來就應該要做好的,那麼,他得到的懲罰一定會多。

雖然我不是要父母在孩子的行為教養上,一直給糖吃,但自律確實是很難的功夫,如果孩子突破自己,就別拉不下臉,該給的適當鼓勵仍是必需的。

──摘自:《教養的真相:圖解孩子講不聽、叫不動,大人該懂的破冰對話》親子天下出版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