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香港漁民」的印象,或許是以出海捕魚維生的人,但在新界西北部后海灣一帶,還有一群從事淡水魚養殖的「漁民」。元朗一帶的魚塘養殖業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興起,這些魚塘從何而來,魚是如何養大的,大生圍魚塘旱季為何形成圓形坑洞?讓我們踏入魚塘,聆聽漁民養魚經驗,回顧漁民往事。

出生於大生圍、有近五十年養魚經驗的馮香蘭,見證著這個行業的興起與衰落。馮香蘭回憶,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漁業最興盛,到九十年代後便開始衰落,因大陸淡水魚供港,令本地魚價下降,加上養飼成本上升,漁民難以維生。近年多了團體關注大生圍的生態及漁民生活,淡水養殖業的歷史、魚塘運作模式及漁民的生活方式,開設了更多的生態導賞團,並加強了網絡宣傳,提供平台給市民了解新界魚塘的歷史及本地魚塘養殖業的情況。

年近古稀的漁民馮香蘭下水「刮魚」。(陳仲明/大紀元)
年近古稀的漁民馮香蘭下水「刮魚」。(陳仲明/大紀元)

新界魚塘的演變

香港以池塘養殖淡水魚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朗一帶村落的一些風水塘養魚的情況,村內所養殖的魚主要分配給宗族的成員食用,並非作商業用途。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新界的鄉民漸漸將鹹水稻田開發為魚塘,利用雨水來沖淡塘中土壤所含的鹽份,適合魚類的生存,這一模式由山貝村林氏開始。三十年代的「大利」公司管轄了當年頗具規模的魚塘,佔地約三百畝,一半位於橫洲,另一半位於錦田。

根據學者張展鴻的研究,四十年代以前,魚塘的面積相對較小,直至二戰後,香港人口增長,本地對淡水魚的需求與日俱增,魚塘才開始大規模發展。位於新界西北地區的大生圍的魚塘,也逐步發展起來。

馮香蘭的父親馮明,戰後由廣州番禺來到香港,租用了大生圍的農田,以種植水稻維生。大生圍的不少農田後來被改造成魚塘,馮香蘭結婚後,因丈夫家經營魚塘,便跟隨家公養魚,積累了不少經驗。

傳統淡水魚混合飼養法

漁民以麵包餵飼塘魚。(陳仲明/大紀元)
漁民以麵包餵飼塘魚。(陳仲明/大紀元)

馮香蘭介紹,自家魚塘多年來主要養殖的魚包括烏頭、草鯇、大頭(鱅)和福壽魚,其中烏頭魚最為有名,肉質豐厚,並有黃油流出,味道鮮甜。秘訣在於他們餵養時除了給魚吃麵包外,還有蛋白質含量高的花生麩(即花生搾油後留下的渣)。

她表示,傳統淡水魚養殖,會將烏頭和鯉科魚(草鯇、大頭和福壽魚)混養,可以調節水質,並充份利用不同水層的空間。生活在水面上層的魚類為草鯇和烏頭,它們愛吃漂浮在水面的食物;而大頭和福壽魚則生活在中層,會吃上層魚排泄物中未能完全消化的食物,因此可以充份利用魚塘的空間養不同種類的魚。

收穫淡水魚——「刮魚」

在三月份一個大清早,大生圍漁民馮香蘭(右)帶領工作人員到魚塘「刮魚」。(陳仲明/大紀元)
在三月份一個大清早,大生圍漁民馮香蘭(右)帶領工作人員到魚塘「刮魚」。(陳仲明/大紀元)

漁民辛苦養魚後,收穫養殖近一年的塘魚的過程,俗稱為「刮魚」。一般大生圍的漁民收穫塘魚會在夜間進行,因要配合凌晨時分送往附近元朗魚類批發市場的時間;但去年馮香蘭參與「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收穫的「生態魚」主要贈送給慈善機構,則選擇在清晨「刮魚」。

刮魚者合力拉網,慢慢縮窄範圍。(陳仲明/大紀元)
刮魚者合力拉網,慢慢縮窄範圍。(陳仲明/大紀元)

「刮魚」過程中逐步把漁網在水底對摺,塘魚便困在漁網中。拉網的過程也有講究,網的一端需事先用竹枝固定,再抬起網的上下兩邊,才能將魚「一網打盡」。(陳仲明/大紀元)
「刮魚」過程中逐步把漁網在水底對摺,塘魚便困在漁網中。拉網的過程也有講究,網的一端需事先用竹枝固定,再抬起網的上下兩邊,才能將魚「一網打盡」。(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三月的「刮魚」過程約有四、五人參與,年近古稀的馮香蘭也親自下水協助。刮魚者身穿防水衣,首先撐著裝有大網的小艇進入魚塘,慢慢將艇上的大漁網放入水中,艇上只留一人,其餘的人下水協助展開漁網,直到整張網放到水中,包住魚塘的三面,過程中逐步把漁網在水底對摺,塘魚便困在漁網中,接著大家便合力拉網,慢慢縮窄範圍。拉網的過程也有講究,網的一端需事先用竹枝固定,再抬起網的上下兩邊,才能將魚「一網打盡」。

小艇內放入冰及鹽水。(陳仲明/大紀元)
小艇內放入冰及鹽水。(陳仲明/大紀元)

捕撈上來的魚即刻投入載有冰及鹽水的小艇。(陳仲明/大紀元)
捕撈上來的魚即刻投入載有冰及鹽水的小艇。(陳仲明/大紀元)

在魚塘捕撈上來的烏頭,鱗片整齊。(陳仲明/大紀元)
在魚塘捕撈上來的烏頭,鱗片整齊。(陳仲明/大紀元)

接著便是將網中的魚捕撈上岸。馮香蘭介紹,為何元朗烏頭售賣時可以保持鱗片整齊,其實跟「刮魚」過程很有關係。所捕撈上來的魚即刻投入裝有鹽與冰的小艇,魚遇冷便凍死了,不會在小艇上跳來跳去,令魚有一個完整的形態,賣相比較好。十擔魚(約一千斤)可以裝滿十個大膠桶,由貨車將魚運送出魚塘。

大生圍魚塘坑洞的形成

元朗大生圍幾近抽乾水的魚塘,底部的土壤龜裂,且佈滿大量圓形坑洞,原來是漁民在進行「曬塘」的工序。(陳仲明/大紀元)
元朗大生圍幾近抽乾水的魚塘,底部的土壤龜裂,且佈滿大量圓形坑洞,原來是漁民在進行「曬塘」的工序。(陳仲明/大紀元)

去年網絡上有一組引人熱議的圖片,元朗大生圍幾近抽乾水的魚塘,底部的土壤龜裂,且佈滿大量圓形坑洞。

魚塘底的土壤上出現大量坑洞,是由於魚塘中的福壽魚要挖洞產卵而造成的。(陳仲明/大紀元)
魚塘底的土壤上出現大量坑洞,是由於魚塘中的福壽魚要挖洞產卵而造成的。(陳仲明/大紀元)

據當地漁民稱,漁民收取魚獲後,放乾魚塘內的水,進行「曬塘」的工序,讓陽光直接曬到魚塘底部來殺菌,待一段時間後便會重新注水養魚。去年曬塘期間天氣十分乾旱,為四十年首遇,因此產生了龜裂狀況。至於魚塘底的土壤上為何出現大量坑洞,據了解,這些坑洞是由於魚塘中的福壽魚要挖洞產卵而造成的,實為自然生態的一部份。由於魚塘的水被抽走,這些圓形的坑洞才露出水面。

*********

魚塘的故事說不盡,也承載著香港漁業的歷史見證。老一輩漁民勤勤懇懇在魚塘中付出心血,積累下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借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