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說起唐朝詩歌,人們就會聯想到大唐盛世的多彩與輝煌。唐詩用辭的簡練深刻,意境的渾融高超,時空的錯綜浩瀚,是後世文學永遠都無法企及與比擬的。
其中,「意境」更是對詩歌作品的一個重要的審美標準。莊子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文字只是抒懷的工具,而文字內涵所展現的意境才是文學的真實體現。唐詩追求的意境是「景外之景」或說「象外之象」,也就是跳脫現實的景象達到一種超出物外的狀態。空靈澄淨,意境脫俗,不也是繁忙的現代社會所欠缺的一種心靈上的昇華?
慨然撫長劍
濟世豈邀名星旌紛電舉
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
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
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
今來宇宙平
~唐太宗.過陜述懷
即便是身為君王的太宗皇帝,其詩作中所蘊含之雄渾豪邁的氣勢,也絕不亞於文人雅士。誠如風起雲湧的三國時代,曹操與劉備在「煮酒論英雄」時所言:「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如此橫槊賦詩的豪氣,以及放眼宇宙、濟世救人的胸懷,在中國歷史上,大概也很難找到能夠與唐太宗相比擬的帝王將相吧。除了大場面,大格局的氣魄外,歌詠自然風情、揮灑生活逸趣的作品在唐詩中也是隨處可見的。
如孟浩然在其詩作《夏日南亭懷辛大》中,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句子,巧妙地以景物抒發思念之意;另外,被賀知章譽為「天上謫仙人」的李白,在他的《月下獨酌》裏言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充份表露出詩仙別樹一幟的風格。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王維也是田園山水詩的能手。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所以又稱王右丞。他長期隱居於輞川別業,熱愛自然與田園生活,所以他那恬靜閒適的詩句,別具一種靜態美。而且,王維還精通音樂、書法與繪畫,藝術修養深厚,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便讚美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為甚麼要感嘆錦瑟的五十弦?蝴蝶、杜鵑所指為何?滄海珠淚、藍田玉煙又是隱喻何事?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錦瑟》,開闢了廣闊的文字內涵給讀者品味及賞析。有人說是為悼念其妻王氏,有人說是隱喻宦海浮沉,也有人說就是歌詠錦瑟之聲等等,眾說紛紜。因此,即便李商隱的詩作情意濃厚,但因擁有如此含蓄無垠的意境,讓他的作品更添一番清麗脫俗的格調。綜觀中西文化,在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中,往往在字裏行間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與創新的因素,留給欣賞者更大的品味與想像空間,表現出來的韻味更是無比雋永深刻。
在唐詩的創作裏,這樣的因素隨處可見,像白居易也曾寫過的這麼一段「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如此豐富多彩的唐詩,不啻是中華文化的一項偉大輝煌的寶藏。
俯仰大唐風華,回首當今世界,究竟何時才能重拾文明的燦爛?詩詞以短短數十字,便勝當代洋洋灑灑千餘言;文字由簡至繁,也是社會風氣急速物質化的結果。人們不再追求高尚的心靈境界,不再從天道自然中取拾人生逸趣;「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的脫俗意涵,恐怕是現代人永遠無法想像與達到的吧!
現代人汲汲於名利的追求,所談論的話題不離酒色財氣,所崇尚的是開銷更大更為奢侈的生活。有多少人仍能在癡迷狂亂的現代生活中卓爾不群?對涓涓細流、汪洋大海的詠歎不再,對古老神話、先人傳說的憧憬不再,對人生意義的追尋更是迷失在花花世界之中。然而,經由古典文明的回顧,或許就能夠再現生命的本色;博覽先人那早已成為千古絕唱的作品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對文明的價值與人生的目的,重新做一番重整和省思呢?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