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3月27日)會見了谷歌首席執行官皮查伊,討論了「政治公平」以及谷歌在中國的業務等議題。自去年谷歌「蜻蜓」項目曝光以來,谷歌被指責為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遵從北京當局嚴格的互聯網審查要求。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剛剛與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皮查伊(Sundar Pichai)會面,並說:「他強烈表示,他完全致力於美國軍事,而不是中國(共)軍事」。

特朗普還說,他們也討論了「政治公平」以及「谷歌能為我們國家所做的各種事情」。會議進展得非常好。

谷歌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很高興能與總統就投資未來美國勞工市場、新興技術發展,以及我們與美國政府合作的持續承諾,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

皮查伊此次在華盛頓是要匯報有關谷歌在中國的工作。谷歌被指責為了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正在嘗試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搜索引擎,並遵從北京當局嚴格的互聯網審查要求,對搜索內容設置審查程序。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seph Dunford)3月14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聽證會上說,「谷歌在中國所做的工作間接地使中國(共)軍事受益。」

「當行業合作夥伴在中國工作時,我們非常關注,並知道這存在間接利益,」 鄧福德說,「坦率地說,『間接』可能不是對其實際情況的完整描述,更貼切的是,這是對中國(共)軍事的『直接』利益。」

鄧福德之前曾對谷歌公司不繼續幫助美國發展軍事技術,卻願意幫助中共研發審查版搜索引擎的做法表示不滿。

「蜻蜓」項目內部評估未對員工公開

谷歌承認這個代號為「蜻蜓」(Dragonfly)的項目的存在,但堅稱這項計劃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

周三(3月27日),最先披露谷歌「蜻蜓」項目的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再次發文披露,他們獲知,谷歌日前正在對這個項目進行高度機密的內部績效評估。

The Intercept報道說,谷歌每年都會進行績效評估,以評估員工的產出和發展。這種評估通常以開放給同行的評審方式進行:員工對彼此項目進行評分,然後由管理層對結果進行評估。

然而,在評估「蜻蜓」項目時,同行評審部份已被撤除,改變了正常程序。在一項被兩個谷歌消息來源描述為極不尋常的行動中,高管們成立了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小組,由高級管理人員組成,他們之前都被告知過這個中國搜索引擎。

據兩位谷歌消息人士透露,高管們可能擔心,在與「蜻蜓」項目進行正常、更開放的績效評估過程之後,公司的員工可以對其進行仔細審查。

據兩位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有關「蜻蜓計劃」的一些文件在公司內部被廣泛訪問,可能會引發關於該項目的進一步爭議,該項目在The Intercept首次曝光後引發員工激烈的抗議和辭職。

然而,秘密進行審查的決定本身也可能會引起公司內部的憤怒。在去年對「蜻蜓計劃」的抗議活動中,員工一個主要的抱怨是,中國的計劃缺乏透明度,違背了公司傳統的開放式職場文化。在公開曝光之前,在谷歌88,000名員工中,了解「蜻蜓計劃」的員工只有幾百名,約佔員工總數的0.35%。

面對來自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壓力,皮查伊在去年8月一次會議上告訴員工,他們肯定會對「蜻蜓計劃」透明。但谷歌員工本周告訴The Intercept,公司老闆一直拒絕向他們提供有關「蜻蜓計劃」的信息,讓他們對這個項目的狀態以及公司對中國更廣泛計劃一無所知。

「蜻蜓發展缺乏透明度令人非常不安」

谷歌曾於2006年在中國推出搜索引擎,但在2010年退出中國,理由是對中共政府干預的擔憂。當時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表示,停止在中國開展搜索業務的決定,主要是「反對(中共)審查制度並為政治異議的自由辯護」。

The Intercept報道說,「蜻蜓計劃」代表了谷歌這一立場的戲劇性逆轉。谷歌計劃推出的搜索引擎作為Android和iOS設備的應用程式,旨在遵守中國共產黨政權制定的嚴格審查規則,監控人們的搜索,同時還阻止數千個術語,如「諾貝爾獎」「人權」 和「學生抗議」等。

超過60個人權組織和22個美國國會議員寫信給谷歌,批評該項目。今年2月,國際特赦組織與谷歌會面,重申其對谷歌中國計劃的擔憂。「蜻蜓發展缺乏透明度令人非常不安,」國際特赦研究員安娜・巴查西雷利(Anna Bacciarelli)本月早些時候對「The Intercept」說。

「我們繼續呼籲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皮查伊公開證實其已經放棄了蜻蜓計劃,而不僅僅是『暫時性的』。」

谷歌沒有回覆The Intercept的評論請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