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苦戲」後的搞笑

幾年前大陸共識網刊登的一篇題為《「憶苦思甜」眾生相》的文章,除了介紹「憶苦飯」外,還提及了「憶苦戲」,即在吃飯前演幾個反映「舊社會」苦難生活的文藝節目,如「白毛女」。

不過學校裏無法演出那樣的大戲,只能演一些小節目,表演「媽媽卻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的悽慘場面。即便如此,一些學生也會不時搞搞笑。

一次,學校排練《不忘階級苦》,選出全班最高最胖的同學演地主,他穿著不知從哪個箱底翻出來的長袍馬褂,拄著手杖,帶著一群跟班登場,演到「地主狠心,搶走了我的娘時」,那胖子瀟灑地一舉文明棍,幾個男同學一擁而上,把那演「娘」的女同學生拉硬扯拖下了場。

以後這一場景在學校廣為流傳,大夥兒經常背著老師,在鬨笑聲中重演這出「搶走了我的娘。」

結語

上個月,中共自由派元老、曾任毛澤東兼職祕書的李銳去世,他在生前的日記中記述道:土改的時候,貧下中農不肯分地主的地,說這是喪天良的事。

而從中共搞的「憶苦思甜」活動中不經意透露的真相,也證實了李銳日記所記不虛,證實了傳統農村地主的形象,並非如中共宣傳的那般,並非是「凶狠、殘暴、貪婪」的代名詞。

其實,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地主階層,也就是田地所有者,在農村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大多受過教育,因此不僅承擔著教化百姓的作用,而且承擔著災年救濟百姓、修建公共橋梁等設施、解決鄉鄰矛盾的責任。

他們中絕大多數是非常善良的。1949年前,大多數農村尊稱土地和財富較多的人為「財主」、「老爺」;租種地主土地的佃戶和長工則尊稱土地的主人為「東家」,雙方互惠互利,基本不存在甚麼剝削的問題。

當時「地主」的稱謂蘊含的是尊敬、崇拜和羨慕,沒有絲毫的貶義。

但是隨著中共建政後的農村土地改革的進行,至少有二百萬以上的地主遭到了鎮壓並被剝奪了所有的財產,數十萬地主和家人被殺,地主階級被全部消滅。

農村傳統意義上的士紳階層被徹底摧毀,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在中國的農村逐漸消失。中共政權也達到了其對農村控制的目的。

不僅如此,中共經過幾十年負面的宣傳與政治運動,對民眾進行洗腦,使「地主」成為一個貶義詞,使民眾腦中留下了是劉文彩、「周扒皮」、「黃世仁」和「南霸天」等地主「欺壓百姓」的惡劣形象,「地主」也帶上了濃烈的負面涵義。

而被中共欺騙的貧苦農民們,除了在土改時嘗到一點甜頭外,其餘歲月則淪為二等公民,很長時間不得離開農村,生活也是越來越糟糕。

大饑荒時餓死最多的正是農民。這也是他們「憶苦思甜」時為何脫口而出的是這段經歷,因為這段經歷最為慘痛,這無疑是對中共莫大的諷刺。

現如今,被中共欺壓的中國人中,廣大的農民依舊活在最底層,承受著最為深重的痛苦。

如果今日中共再開甚麼「憶苦思甜」會,中共當是千夫所指,沒有人會質疑,正是因為有了中共,中國人才如此「苦」;而沒有了中共,迎來自由民主的中國人才會真正擁有甜蜜、幸福的生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