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雛鳥的胃中被發現有276片塑膠,佔體重的15%是怎樣的概念?換算成人類的體積,大約是一個成年人吃下六至八公斤的塑膠!紀錄片《塑膠海洋》(A Plastic Ocean)展示出海洋生物遭受塑膠威脅的一幕幕,從塑膠碎片到微塑膠,最後威脅到的將是我們的子孫後代。電影與教育的關係密不可分,近日一間環保慈善機構舉辦環保電影節,放映多部環保電影,更於今年二月出版資料冊供通識科教師使用。
電影是一個絕佳的教育媒介,上周六(3月2日)由香港視藝文化教育協會及文化地圖合辦之「環保基金:2019香港環保電影展」,在香港太空館放映《塑膠海洋》,吸引了約150名觀眾前來,約有半數為教師及學生,反響熱烈,更邀請到《塑膠海洋》教育主任盧啟鏗(Louis)及身體力行自發清理海洋垃圾的「海洋拾荒者」陳鳳屏(Kitti)於映後分享感受。
棄置塑膠不會消失
紀錄片《塑膠海洋》自2016年上映以來,已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及地區放映,影片紀錄了Plastic Oceans Foundation攝製團隊與科學家前往世界各地,拍攝各類海洋生物面對的塑膠威脅,在垃圾山中掙扎求生的島民,將「即棄文化」帶來的嚴重後果公諸於世。關注環保問題的Louis觀看影片後深受感染,希望與更多的香港觀眾及學校團體分享,他與一班熱心人士籌錢購買了影片的版權,並成立了機構推廣影片。
影片中有一句話令Louis陷入沉思:「我們以為塑膠棄置後就消失了,但其實不是。」(Plastic was disposable that we can throw it away, but there is no “AWAY”.)Louis分享:「我們每個人製造出來的垃圾,它們會以另一個方式存在這個地球上,若人類很沒有責任地繼續製造下去,其實對地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我覺得這句話對我是很大的感觸。所以應該從日常生活上做減廢,甚至從源頭上做回收。」
秉持著這顆對環境關注的心,他也相信電影是一個很有力的渠道去告訴大家目前所面對的環境問題,他也積極尋找放映機會,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學校及社會機構合作,引發更多人的關注。
身體力行保育海洋環境
在紀錄片中,海龜將膠袋當作水母吃掉,有時被漁網纏住,這些人為製造的垃圾令海洋生物陷入了危機。熱愛海洋的Kitti看到這個片段感到十分心痛:「我本身是一個潛水員,我見到海洋充斥很多垃圾,而海龜被漁網纏住,需要人救,或者救上來的時候已經全身傷。到底我們人類想留一個甚麼樣的地球給下一代?」
若覺得紀錄片《塑膠海洋》所描述的是遙遠的海域,「海洋拾荒者」Kitti所展示的圖片則可讓香港市民切身體會到如今我們已經處於真實的「塑膠海洋」中,在近在咫尺的西貢附近海域所發現的塑膠垃圾已經令人觸目驚心。
Kitti持續關注當前海洋環境受到的威脅,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自費召集有心人一起划艇到西貢不同的小島,執起塑膠、發泡膠等海洋垃圾,剪水底的「鬼網」(棄置漁網)營救海洋生物,以親身行動為保護海洋環境出一分力。她表示在即將來臨的復活節假期會繼續「出隊」,歡迎有心人加入撐艇執垃圾的行列,親身體驗這些「一生都執不完」的垃圾,從而自覺減廢,從自身做起保護地球。
電影作為媒介 提供環保教育平台
「香港環保電影展」今年已經是第六屆,影展總策劃李嘉言(Tracy)相信,電影是最受歡迎的媒介之一,具有親和性,她希望市民、學生看過電影之後進行反思,思考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在生活上要如何改變生活習慣減廢。多年來她也進入過不少大、中、小學給學生們放映不同類型的環保電影,令她最為鼓舞的是學生們的反饋:「其實學生有反應給我們的時候,正是他們思考過:環境問題是一個甚麼問題,我們最鼓舞的是見到這個反應,他們都意識到環境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大的。」
在《塑膠海洋》放映結束後的問答環節,一名中學生提出的問題令眾人印象深刻,他十分關注廢物回收的情況,並將廢物重用與當下的能源短缺問題聯繫起來,他詢問是否有方案可以透過焚燒廢物而產生能量以供人類利用。
Tracy與兩位嘉賓都很欣賞這位中學生能夠深入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方案,相信他已自己進行過一番思考,而這正是他們推廣放映活動的目的之一,令下一代認識到當下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並積極思考解決方案,雖然這些問題不能一蹴而就,但能夠令他們反思已經是成功的第一步。
Tracy亦介紹了香港視藝文化教育協會於今年2月出版資料冊,回顧持續近兩年的「環境公民教育與電影跨科學習計劃」,透過「電影創作」與「電影欣賞」的藝術形式帶出環境議題。她希望小冊子能為通識科教師提供多元素材,在環保教育方面更深入探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