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花了時間看書,但看完最後一頁卻忘記書的內容。這時候,你感到相當失望。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呢?為甚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將所學轉為 「長期記憶」的方法
基本上,記憶可分成「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
所謂「短期記憶」,指的是只能維持數秒的短期間記憶。例如,複誦一次當下聽到的單字,接著,會讓此單字印象自然消失的「短期存在記憶」。
所謂「長期記憶」,指的是經過數年至數十年後,仍能維持印象的長時間記憶。例如,當我們看到某幅畫或照片,會立刻回想起「啊!我曾經看過」等這種較容易回想的記憶。
事實上,當我們單純閱讀時,書中內容不過是一種「短期記憶」而已。因此,當我們在看完書,蓋上書本的瞬間,便無法順利再度記起方才看過的部份。
另一方面,在閱讀前必須保持「我要背起來」的意識,並且設定能讓自己感到「愉快」的目標,感受書中的驚喜、感動,或者通過畫與照片等視覺刺激,就能將書中內容轉為「長期記憶」,進而牢牢地記住。
想記住書中內容,絕對不是漫無目的地看書即可,關鍵在於必須先了解大腦的特徵,再依循容易轉為長期記憶的保存方式,來閱讀書籍。
看過、理解卻記不住?
「記憶」主要分成四個階段。依記憶目的不同,記憶的程度也會跟著改變。
●第一階段:看到訊息時,即使已經閱讀,也還不知道其意思。
●第二階段:閱讀時,能了解字裏行間的意思。
●第三階段:重複接觸訊息,試圖記住它(記憶尚未定型)。
●第四階段:能夠立即取出這段訊息的記憶(已牢記所有事情)。
比方說,在開會或與客戶商談時,假如記憶的程度尚未達到第二階段「能了解字裏行間意思」,當事人便無法跟上當下討論的內容,以至無法發言。在考試時,假如記憶程度未到達第四階段「能夠立即取出記憶」的狀態,就不太可能通過考試。
如同上述,當我們在讀書時,一開始也能擬定自己的「記憶目標」。當人處於不同記憶階段時,讀書的方法也將跟著改變。
●第一階段:翻閱書本,讀取字面的意思。
●第二階段:閱讀時,能理解書內文字的含意。
●第三階段:掌握書中重點,反覆複習。
●第四階段:不需看書,也能夠重點摘要,說明書中內容。
——本文摘自《你的大腦很愛這麼記!》方言文化出版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