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已經知道孩子要完成同齡兒童被要求做到的事,執行能力有多重要。你家孩子執行能力的強弱項是甚麼?為甚麼有些事總是做不好,有些事卻特別拿手?

你大概也逐漸明白該怎麼做才能放大優點,讓孩子的表現更符合他的聰明才智,不會那麼散漫。我們相信父母若了解如何把你和孩子之間的契合度擴展到最大、避開既存的歧異,親子衝突一定會降低。

原則9 持續提供支持和監督,直到孩子能成功掌控任務

有些父母明白如何教孩子把任務分段進行、指導他們各種技能,並強調成功的重要性,但他們的孩子還是沒能學習到父母希望他們得到的能力。問題可能出在他們沒有應用這第九項原則或下一項原則。

這些父母擬訂了執行流程,確定這個流程管用,隨即隱身幕後,期盼孩子獨力完成。以整理書桌為例,他們可能會帶孩子去買整理作業的筆記本或資料夾,甚至幫孩子決定怎麼用這些文具,之後,便期待孩子自己保持整潔有序。這些父母這麼快就放手,恐怕太早了些!

有朋友告訴我們,人要花三個星期才能把習慣養成。我們不確定這種說法有沒有根據,甚至不確定對成人來說是否正確,但我們認為對孩子還說,尤其是執行能力有所欠缺的孩子,要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充份善用執行能力,未免太過樂觀。我們總是鼓勵父母對蛛絲馬跡提高警覺,因為愈早確定問題在哪兒,愈有可能看到進展。

在開始執行本書提到的引導方式,或父母自己想出來策略之前,可能得花個幾分鐘把目前察覺到的問題仔細記錄下來,它看起來如何?或聽起來如何?用精確的詞句描述行為(例如,忘記繳交學校作業、一碰到原訂計畫改變就哭),並且估算或記錄這種情況多久發生一次?時間持續多長?如果行為涉及到不同的強度(發脾氣有大有小),你還可以從溫和到嚴重替它評個分。父母可能也得定期(每隔兩、三周)把紀錄拿出來,看看問題改善的進展是否明顯。

我們必須強調,在父母剛開始試圖改變一項行為時,它有可能在轉好之前,先變得更糟。如果孩子臨睡前總是哭著要父母陪,而你決心要改掉這種行為,一開始你可能會發現他會哭得更久、更大聲,然後狀況才開始逐漸改善。為了正視情緒控制或反應抑制而設計的任一種引導行為,尤其是那種試圖教導孩子替代行為、刻意忽略某些行為的策略,特別可能在問題改善前出現陣痛期。

愈謹慎地設計(衡量)引導方法,愈能早一點看到進展。在我們的經驗裏,有些父母比較有能力做到精確引導和持續記錄。至於那些沒辦法那麼精確的父母,只要定期「檢視」,也一定可以發現情況的進展。

──摘自:《聰明又過動,這樣教就對了!》∕野人出版社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