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周一(11月19日)的技術出口管制先期通知在周二(20日)已讓中國股市出現悲觀情緒,兩家監控設備製造商——杭州海康韋視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海康韋視)和浙江大華科技有限公司——引領大盤下挫。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周一發佈一份技術出口管制先期通知、向公眾徵詢公開意見,擬對14個類別的技術出口進行管制,其涉及國家安全和高技術的前沿科技領域,其中包括臉部和聲紋辨識的先進監控技術。
這份通知被外界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嚴的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美國之音報道說,雖然通知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預計中國將是受此影響最大的國家,很多中國高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晶片將面臨新的封鎖。
北京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的技術分析師王丹(Dan Wang,音譯)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晶片的成本或質量必須提高一個數量級才能取代現有企業,現在只有極少的中國晶片能夠替代進口晶片。
以海康韋視為例,其高端面部識別監視器產品的核心零件——從驅動智能錄像頭的精密晶片到存儲高畫質影片的硬體,幾乎所有高端晶片都是由美國公司生產或設計。
調研機構IPVM分析師羅列特(Charles Rollet)表示,僅美國政府的出口禁令中的一條就能導致海康韋視的生產出現嚴重中斷。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張志偉(Zhiwei Zhang)和熊毅(Yi Xiong)更在一份報告中指,「許多技術和產品是軍事和民用雙重目的。在經濟冷戰中,即使現階段沒有對特定產品施行控制措施,若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這些公司也可能感受到潛在的風險。」
商務部的出口管制清單也可能對矽谷企業造成影響。《華盛頓郵報》報道說,根據美商務部周一公告列出的限制領域,預計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公司所在的語音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汽車、超級電腦等領域的對華技術出口將受到限制。
美出口管制新規料遏制中共2025計劃
由於中共國家扶持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發展十大產業,包括機械人及信息技術等,剛好在美方建議的技術出口管制範圍內;外界預計美方通告一經落實,將在客觀上產生遏制中國(中共)產業政策的效果。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說,有觀察者甚至形容,美方的科技出口限制一旦落實,意味美方正式向中國發動「科技戰」。
「2025中國製造」計劃以及強制技術轉讓一直是美中貿易戰的焦點,中共一直竭力迴避、不肯正面回應美方的關切。
外界認為,特朗普政府反對的不只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本身,更是反對中共利用產業政策創造未來行業的國家冠軍的做法,因為該計劃被美國駐華商會稱為「一個國家與一個公司的不公平競爭」、是一種零和博弈。
中國問題專家橫河表示,美國對中共提出的貿易要求是直接或間接地衝擊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礎,也觸動了中共的敏感神經,因為中共深知中國不是一個正常的經濟體,如果不是大肆利用和破壞國際貿易體系規則,中國經濟無法發展到今天的程度。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現任耶魯大學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上周五(11月16日)接受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Trading Nation」節目採訪時表示,美中貿易衝突中的棘手問題,包括知識產權盜竊和中共國家支持的競爭政策,可能會成為美中雙方未來一段時間的關鍵角力點。
本月底在阿根廷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彭博社周二報道說,分析師已經將雙方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從50%降至40%,因為上周的亞太經濟合作峰會(APEC)上雙方沒有顯露任何退出貿易戰的跡象,讓APEC會議25年來首次以無聯合聲明告終。
近期,美國政府及商界領袖越來越關注中共涉嫌竊取知識產權和強迫技術轉讓的行為。10月,美國商務部將中國科技公司福建晉華列入了出口管制實體清單;11月1日,美國司法部起訴晉華竊取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的知識產權。
同時,司法部成立了打擊中共經濟間諜活動的專案小組,並強調今後將展開跨政府部門的合作,保護美國敏感技術以及避免被外國政府滲透。
美商務部擬收緊出口管制的14個類別
美商務部周一公佈的美國政府擬實施出口管制的技術類別(共14項)分別是:
1、生物技術,例如納米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基因組和基因工程以及神經科學。
2、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例如: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例如,腦模擬、時間序列預測、分類);進化和遺傳計算(例如遺傳算法、遺傳編程);強化學習;電腦視覺(例如,物體識別、圖像理解);專家系統(例如決策支持系統,教學系統);語音和音頻處理(例如,語音識別和製作);自然語言處理(例如機器翻譯);規劃(例如,調度、博弈);音頻和影片處理技術(例如,語音複製、deepfakes);AI雲技術;AI晶片組。
3、定位、導航和定時(PNT)技術。
4、微處理器技術,例如:系統單晶片(SoC)以及三維晶片。
5、先進計算技術,例如:記憶體中心邏輯(Memory-centric logic)。
6、數據分析技術,例如:可視化、自動分析算法、語境感知計算。
7、量子信息和傳感技術,例如:量子計算、量子加密以及量子傳感等。
8、物流技術,例如:移動電力系統、建模和模擬系統、基於配送的物流系統(DBLS)等。
9、增材製造,例如:3D打印等。
10、機械人,例如:微型無人機和微型機械人系統、集群技術、自組裝機械人、分子機械人、機械人編譯報道器以及智能微塵。
11、腦機接口,例如:神經控制接口、意識-機器接口、直接神經接口以及腦-機接口。
12、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例如:飛行控制算法、推進技術、熱保護系統、專用材料(用於結構、傳感器等)。
13、先進材料,例如:自適應偽裝、功能性紡織品(例如先進的纖維和織物技術)以及生物材料。
14、先進的監控技術,例如:臉部和聲紋辨識技術。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