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錢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這是多年前我寫的文章所用的題目,是仿照武俠小說泰斗金鏞詮釋「情」的名句,將「錢」取代情更為傳神。不過,儘管有這樣的感觸,但金錢、貨幣究竟是甚麼,縱然「貨幣銀行」早已是一門學問,教科書更到處都有,還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更令人擔心的是,20世紀以來,金融風暴一波接一波,而且愈來愈大,顧名思義,就是金錢惹的禍。

在台灣,1980年代那場轟動一時的「蔣(碩傑)王(作榮)」論戰,其實主角就是貨幣,而蔣、王兩人對貨幣該扮演的角色有著南轅北轍的看法。學術上是「貨幣是否具中立性」,或者貨幣究竟是「流量」或「存量」的看法。蔣院士一生抱持「貨幣是流量」有如「人體的血液流動不止」,是「交易媒介」,只承認「狹義貨幣」。不過,他的看法畢竟屬於少數,就連自由經濟名家、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 Friedman, 1912~2006),也都是存量的支持者。是否就是存量概念壓倒性勝利,於是金融資產、槓桿、金融炒作才愈來愈熱,而貨幣政策、金融泡沫、金融風暴才與我們長相左右?

無論如何,吵嚷不休應該還會持續,而金融貨幣究為何物,還是難有定論。不過,或許我們會認為貨幣金融是現代產物,而且也將貨幣金融與人文分開,其實並非如此。就在前些時候幫一本金融讀物撰寫序言時,偶然看到大紀元網站中《歷代名人軼聞錄》刊登的〈錢是甚麼?《錢本草》說破謎底〉短文,頓時如醍醐灌頂般的開悟。

文章介紹的人物是一千多年前唐玄宗開元時期的宰相張說。

張說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他提醒唐玄宗要果斷行事,及時剷除太平公主,為國平定禍亂。張說三次出任宰相,在名利場闖蕩了40多年,仕途坎坷,曾經因得罪武則天的面首而被流放和貶謫,三起三落的坎坷經歷讓張說的詩文充滿看破紅塵的滄桑感。他歷仕四朝、三秉大政,掌大唐文壇三十年。晚年時(70歲)寫了一篇奇文《錢本草》,文章不長,只二百餘字,但很精闢。全文如下: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彩澤流潤,善療飢,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採無時,採之非進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如神靈,能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飢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予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鍊,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本草」,就是藥材,把錢作為藥材來論述藥理,讓人歎為觀止。張說先將「錢」這種特殊的藥材定位為「味甘、大熱,有毒」。錢讓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保證人們的生存,所以「味甘」。但對錢的追求要有度、要講道,否則便會讓人變得瘋狂,挖空心思斂財,導致「大熱」成了金錢的奴隸。錢是有藥性的,服過頭便會產生副作用,會「中毒」,使一些貪婪的官員最終鋃鐺入獄,甚至喪命。

張說告誡世人,「一邊積攢,一邊施財,可稱為道;不把錢當作珍寶,稱為德;獲取和給予適當,稱為義;不求非分錢財使用正當,稱為禮;能廣泛地救濟眾人,稱為仁;支出有度歸還有期,稱為信;得到錢又不傷害自己,稱為智。」

「用這七種方法精鍊此藥,可以長久地服用,使人延年益壽。如果不是這麼服用,就會消減情志,損傷精神,千萬要小心別犯錯。」

當今人類對錢的看待及使用已遠離這七種基本倫理道德,無怪乎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實有必要趕緊找回古人的智慧,以免被錢淹沒。這篇《錢本草》奇文網路上垂手可得,煩大家將之大力推廣吧!◇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