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下第一,孫子地上無雙。

聽起來多少都有些調侃味道,不過,在佩服這副對仗工整的對聯之餘,還會有些甚麼感慨呢?

讀《老子》,要懂得向老子學習大氣做人、小細作事。

不爭,是中國古人的大智慧。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玄奧精深、義理博大,堪稱哲理第一書。

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了其中「和大怨必有餘怨」的內涵。

老子。(維基共享資源/Tomaš Pav (copy))
老子。(維基共享資源/Tomaš Pav (copy))

1.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七十九章)

和解了大的仇怨,依然會有殘餘的不滿,這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釋好呢?

因而,智者寧肯讓別人有負於他,也不對他人苛責。

有德行的人,總是讓別人虧欠於他,而不思追討,無德行的人,總是怨怨相報、斤斤計較。

上天對世人本來沒有甚麼親疏之別,只是一貫幫助有德行的善人。

2.「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調和大怨不如根本上不結怨。與其傷了人之後,再去道歉,不如一開始就不去傷人。

有一個外國的寓言說得很好。傷他人的心,就好像往木頭裏釘釘子,道歉就相當於把釘子拔出來,儘管釘子已經拔出來了,但是曾經受傷害的那個窟窿卻不能癒合。

這就說明了,解怨不如根本不結怨的道理。那麼,怎麼才能不結怨呢?

「安可以為善」這五個字,傳統的翻譯方法就是上面譯文的翻譯方法,是翻成問句的。但筆者總覺得可翻譯成:「安」可以為善——陳述句。無論是第六十四章的「其安易持」裏的「安」還是第十五章的「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裏的「安」都可以用在這裏。

「安」就是一種穩定和祥和的狀態。道德涵養很深的人,所擁有的一種寧靜和淡泊。是不與人爭一日之短長、斤斤計較於世俗功名利祿的平和沖淡的心態,這也是「善」的根本。

從「安其心」到「安其居」;由「安其分」而「樂其道」;民「安」而後天下「安」。所以說「安」才「可以為善」。

「左契」,是古代契約中一分為二左邊的一部份,通常是由債權人持有。

聖人,就是那種常常願意讓別人虧欠他,而不去追討的人。

人和人之間只要有交往,就難免會有利益的關係。

通常大家都很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不想吃虧,這是人之常情。

人人都不想吃虧,在這個社會也是不現實的。

因為每個人「不吃虧」的尺度總是難免偏向自己的。

聖人是不想和別人「結怨」的,他所求的只是「安」,甚至連「安」也不是非常在乎。

相比之下,他就不那麼在乎吃虧了。

人和人之間很多時候,吃點小虧都沒甚麼了不起,甚至還是佔了大便宜。

至少,肯經常吃虧的人不容易結怨,將來,也不必去花很大的代價去「和大怨」。

3.「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有道德和沒道德的人區別在哪裏呢?

有道德的人,總是願意讓別人欠他的,因為,他是懂得「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道理的,他會主動地把自己的「有餘」拿出來「奉天下」的。

他是「為腹不為目」的,在物質豐裕的時候,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後,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去造福其他人;在物質睏乏的時候,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沒道德的人,他不能讓別人佔他一點兒便宜,而且,恨不得佔盡別人的便宜才好。

他是那種「持而盈之、揣而銳之」的人,他追求的是「金玉滿堂」,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就。

他心裏除了他自己沒有任何人,不斷地迷失在慾望的追逐中,不斷地損他人之不足,而奉自己之有餘。

最後,當然是「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遺。」了。

俗話說:「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又有話說:「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這些話就是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最好的批註。

誰的智慧大呢:「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示意圖)(PxHere)
誰的智慧大呢:「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示意圖)(PxHere)

上天,對世人本來就沒甚麼親疏之別的,無非是「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下人,天下事,大抵如此。

(轉自希望之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