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共官方稱9月通貨膨脹率略高於上月,但國內消費者卻已感到生活成本強勁飆升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週二(10月16日)報道說,北京一家跨國公司營銷專家劉暢(Liu Chang,音譯)表示,感覺今年的食品支出更高。「之前,50元足夠買我們家一週的蔬菜,現在只夠三天的菜錢。」她說。劉暢是四口之家,育有兩個孩子。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二公佈的數據,中國9月消費者價格(CPI)連續第四個月加速上漲(2.5%),達到7個月以來的新高;而食品價格也創出2月份以來最大漲幅(3.6%),其中新鮮蔬菜和水果價格上漲超過10%。
此外,非食品價格作為今年CPI的主要推動因素,9月也同比增長2.2%。其中,交通運輸燃料價格同比飆升20.8%,略高於8月19.4%的漲幅,並導致非食品價格上漲。
雖然9月的官方數據低於中共當局今年約3%的通脹目標,但消費者和經濟學家表示,官方數字可能未反映生活成本的實際上升,因為今年夏天中國大城市房租飆升,加上教育、醫療和其它服務業支出也在漲,未來CPI指數不太可能下降。
房租上漲:官方稱不到3% 民間統計16%
房租作為非食品價格的一部份,官方統計9月上漲 2.6%。 但有政府背景的行業組織中國房地產協會的數據顯示,9月上漲了16%。分析師表示,可能是因為抽樣和統計方法差異導致了這種明顯差異。
但也有另一種可能。「中國的通脹壓力可能被低估了」,西蘭證券(Sealand Securities)經濟學家范磊(Fan Lei,音譯)表示,「官方數據可能沒有顯示全貌,但消費者已明確感到壓力。」
他認為,這些季節性因素也可能掩蓋了中國經濟的根本轉變:北京的供給側改革導致產量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可能在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
9月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對城市居民的季度調查顯示,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接下來會感到價格上漲的壓力。
5月從香港搬到北京的28歲白領張曦(Zhang Xi,音譯)說,北京的高房租讓她考慮再次搬家。「香港的房租也很高,但平均收入也比北京高。」她說。
張曦的考慮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另一面。隨著老百姓的收入增長放緩,價格上漲將吞噬消費者的可支配支出,並可能削弱消費,而消費正是北京試圖加強的經濟增長動力,以彌補貿易戰衝擊下出口不利的影響。
同樣,工業生產方面的數據也不樂觀。9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3.6%,低於8月的漲幅(4.1%)。
市場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學家埃文斯-普裏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說,生產者指數9月小幅上漲主要反映了全球油價的「不可持續」增長。
「但更大範圍的情況是,工業出廠價隨經濟活動疲弱在降溫。」他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
通脹問題跟隨 CPI 明年可能進一步上升
雖然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還不是一個突出的政策問題,並未看到普遍存在的滯脹擔憂(經濟增長放緩而通脹上升),但通脹會一直成為敏感話題。
因為通脹上升會擠壓中央銀行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的空間,尤其在中共試圖對抗中美貿易爭端的時候,伴隨中國經濟各項指標走軟,中共當局一直有保經濟增長的壓力。
特朗普政府目前已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而中共也對1,1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特朗普還表示,他已準備好將關稅擴大到另外2,67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意味著所有美國境內的中國商品都可能被徵稅。外界預測,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到2019年。
新加坡華僑銀行的分析師謝東明(Tommy Xie)表示,隨著更多關稅出現,中國的消費者通脹可能在2019年進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經濟學家表示,為報復美國的貿易戰,中共當局祭出從大豆到天然氣等商品的進口關稅,這也讓與民生相關的商品價格跟著上漲。
京東金融(JD Finance)的經濟學家沈建光更指出,「對滯脹——通貨膨脹和增長處於哪個水平,沒有明確的晴雨表,但(中國經濟的)趨勢很明顯:物價上漲而經濟增長放緩。」
基於近期中共央行官員未對通脹問題廣泛置評,外界預測,中共官方未來幾個月還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同時又必須竭力警惕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各項指標,最重要的就是CPI以及PPI指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