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不少人覺得每天要構思煮甚麼很辛苦,更聽過各種不下廚的理由——因為工作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後早已無心做飯;以外務為重,總是將真正重要的私事延後處理,最終忽略不理;決心婚後要好好洗手作羹湯,卻因為兼顧工作與家庭,使做飯成為一種負擔;小孩長大後離家,就失去煮飯的動力了。如今,不下廚或是無法下廚的理由,比比皆是。

但是,無論不下廚的理由為何,每天外食會使錢包大傷或營養失衡。即使服用營養補充品調養身體,我也不認為是個長久之計,日後總會出現後遺症。我們明明是在為人類量身打造的社會中努力生存,卻總是感到壓力十足、事事不順,內心也難以平靜。造成這種狀態的理由數不勝數,即使試圖說服自己「所有人都在這種狀態下努力,生活就是這麼一回事」,仍無法一掃心中的鬱悶。所以,許多人才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毫無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就算不用急著去解決這份不安,內心卻感到空虛不定,怎麼做都不滿意。

用一湯一菜守護自己

我相信,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雖然光憑個人力量無法做出太大的改變,至少我們能以「一湯一菜」來守護自己。順利的話,這個提案或許能成為支持家庭、健康、美好生活、充實心靈或完成理想工作的重要力量。飲食是一切的起始。人類因食得以生存,因用膳而與自然、社會及他人有所連結。生存與膳食息息相關,無法分開看待。

父母聽到在外地生活的孩子有好好吃飯、好好注意三餐飲食的話,一定會感到安心許多;孩子光是能做到這點就是種孝順。另外,若孩子知道年邁的雙親每天都會下廚,還保持過去愛乾淨的習慣,時常打掃廚房的話,也會感到放心,這甚至能成為他們在外生活的動力。

所謂生活,最重要的是打造出一種節奏——每天回到心之所憩,回到真正舒適的空間中。維持這種生活節奏的重要支柱,就是飲食。每日、每時、每刻,我們必定會回歸到這個由自己掌控的領域。

這時,我們需要的就是一湯一菜。一湯一菜,意指以飯為主,佐以熱湯與配菜的飲食型態。最基本的組合就是飯、味噌湯及醬菜。

飯是東方人的主食,搭配著味噌湯簡單美味。
飯是東方人的主食,搭配著味噌湯簡單美味。

飯,是東方人的主食;湯,是溶入日本傳統發酵食品味噌的味噌湯,湯裏可加入許多常見的蔬菜、豆皮或豆腐等食材;最後是醬菜。醬菜是為了延長蔬菜的保存期限,以鹽醃漬後使其發酵變得更美味的食品,也是一般家庭常見的常備菜。

日本傳統小店在販售各式各樣的日本醬菜。
日本傳統小店在販售各式各樣的日本醬菜。

一湯一菜,並非單純為日式料理的建議菜單;它是一種系統、一種思想、一種美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百吃不厭的食物

如果只是一湯一菜的話,不論多忙都能自己開伙備餐。因為只需煮飯,然後煮一鍋配料豐富的味噌湯就好。當然,必須得自己動手烹調。下廚這件事不分性別,因為單是下廚這個行為就別具意義。

能令人精神飽滿又健康的傳統料理組合,就是一湯一菜。從現在起請下定決心,每日三餐都忠於一湯一菜的原則,且不須猶豫,因為這個決心與菜單內容完全無關。再說,有不到5分鐘就能煮好的湯,所以也不需十足的心理準備即可進行。我們只是將飲食化作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複進行的行為而已,跟刷牙、洗澡、洗衣服及打掃房間一樣。

「每餐只要一湯一菜就夠了嗎?」或許會有許多人為此感到懷疑,但確實如此。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吃過來的。飯跟味噌湯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使每天吃也不厭倦。

何謂每天吃也不會膩的食物呢?就算是再美味的菜餚,每天照三餐吃也會讓人退避三舍。可是,即使每天吃飯配味噌湯及醬菜,都不會令人反感生膩。究竟這些食物之間的差異在哪裏呢?

一入口就能讓人覺得美味的,絕大部份都是加工食品。這些調味過的食品,會讓人在食用後立刻想嚐嚐別種口味的食物。

自古以來釀造的味噌是由微生物調味, 跟人工合成的味噌相比,味道相差很大。
自古以來釀造的味噌是由微生物調味, 跟人工合成的味噌相比,味道相差很大。

另一方面,百吃不厭的飯、味噌湯及醬菜的味道,都不是人為刻意調配出來的。只要先洗米,再調好水量,就能煮出香噴噴的飯;自古以來釀造的味噌是由微生物調味,跟人工合成的味噌相比,味道有如天壤之別,無法透過科技複製重現;而用來釀造味噌或醃漬醬菜的甕,存在著和多種微生物彼此共存的生態系,形成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觀大自然。因此,味噌跟醬菜等自然產物,能與人類所處的大自然,或是在大自然裏生存的人類自然連結。

整個過程都讓人感到舒適無負擔。也因這份舒適,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至今。

本文摘編自《一湯一菜的生活美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