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歲剛到美國時,英文所知有限,那年他上小一。老師每天在黑板上寫日期和天氣,例如9月3日,星期一,晴,逐漸地加上課程和活動內容。學童由抄寫,漸漸地會自己寫,不多久,孩子就自創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我這個當媽媽的最會便宜行事,沒幫甚麼忙,只提供他很多的童書和錄音帶,讓他自己去摸索。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孩子天生是塊當老師的料。半年後他竟出了一堆作業給同學,包括是非、選擇、填充、問答,厚厚的一本。他教媽媽如何發音,真是面面俱到,嘴型是甚麼樣,舌尖該放在哪裏,從哪個部位發音。媽媽抓不準音時,他笑到在地上打滾,教學的樂趣竟如此誇張,但他不忘爬起來鍥而不捨地糾正,直到滿意為止。小二時,孩子學跆拳道,不久,教練就讓他當小助手,回家又興致勃勃地教媽媽。

孩子在美國上完小一,回台灣直接上小二。他沒學過注音符號,但有英語拼音的底子,自己很快就學會了,老師還以為媽媽替他請了家教。同樣地,美國出生的表哥剛回台灣時,只會英語和台語,在國小二年級寄讀一學期。有一回試題中「狗」的看圖拼音,他給了一個有趣的答案「ㄍㄠˋ」,用了台語發音。同樣是拼音,只不過換個符號表達而已,不必太擔心孩子學習會有甚麼障礙。

孩子的成績媽媽向來不在意,只看重他是怎麼學的。他從小就很愛閱讀,大人看的大部頭書他也看。媽媽只建議他,數學務必在上課之前自學,這樣思路才不會受制於老師的思維模式。他真的這樣做了,也摸索出自己對數學的理解與感受,例如一個公式對他而言是活的,故事蘊含其中。中學時,孩子當了數學科小老師,如今則以教數學為業。

有一回在公車上,看到一位媽媽很用力地教孩子認字,3、4歲的小女孩在高壓下怯生生地學,真讓人感到於心不忍。「教」與「學」需要這麼費勁嗎?其實孩子秉性不同,讓他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摸索、去克服困難,享受其中的樂趣。我這個怕事的媽媽,覺得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習動力,又可以開創成長的優勢,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前提是要提供這樣的空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