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先進製造業發展白皮書》26日在貴陽大數據博覽會上發佈。《白皮書》中稱,新一輪產業加快移出中國,製造業的流出風險加大;除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亦包括技術密集型製造業,中國欲發展先進製造業面臨挑戰。
據大陸媒體報道,眾誠智庫發表的《白皮書》稱,隨著新技術革命發展,全球主要製造業大國均積極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以生產為核心的產業鏈模式落伍,對中國製造業發展形成挑戰。
一些行業將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由機器人取代,提升生產效率,這樣的製造業開始撤離中國,這是新一輪產業回國設廠的特點。
美國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客座研究員夏業良(Xia Yeliang)教授向大紀元分析,20多年來,中國製造業技術水平的升級、換代和層次提升均未領先,多是來料加工、來樣加工,簡單的重複勞動,「所以,這個製造業的中心可以隨時轉移。」
事實上,跨國企業工廠已陸續撤離中國。近期,5月7日,奧林巴斯宣佈關閉深圳相機製造工廠,1400名工人;4月份,南韓三星關閉中國大陸唯一生產企業深圳三星電子通信公司,遣散約320人。
另外,1月份,日東電工株式會社蘇州廠宣佈停產,員工1000多人;去年10底,尼康宣佈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Nikon Imaging(China)Co.)停產,員工2200多人。如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國際大型公司,早已先後撤離中國。
表態有意撤出中國的還包括德國運動品牌Puma。日本休閒服裝連鎖店Uniqlo正進一步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
夏業良表示,這種現象確實不是突發的,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
「現在不光是外資企業,連中國自己大的民營企業也都想離開大陸,另找投資機會,包括著名的福耀玻璃集團曹德旺。中國不是走市場化,是越來越封閉,越來越回歸到文革毛澤東時代,從經濟上來講就是計劃回歸這個趨向非常嚴重。」
中共當局一方面加強對國有企業、資源的控制、對企業的直接干預,同時很多大型國企兼併一些民企,控制、壟斷很多行業。夏業良表示,這都會令真正的投資家或企業家覺得,在中國難以生存、投資環境在惡化。
另外,「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體系,不能保障司法獨立等。在這麼多外部因素影響下,大家當然還是到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更安全、更自由。」夏業良說,這些都是撤出中國的根本原因。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教授、經濟學家俞偉雄分析,製造業是過去支持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的動力來源。製造業的外移,直接結果當然就是經濟成長減少;製造業減緩,預計中國的經濟會減緩。
俞偉雄指出,「的確會影響經濟的發展,這個是一個現實,要接受。因為過去三四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很快,可說是全球化最大的一個受益者。現在緩下來,可能就像美國GDP的成長率2%、3%,也不是甚麼壞事。靠債務的貸放,所謂的槓桿、過度的投資,還支撐6%、7%經濟的成長是不健康的。」
今年以來,中美之間貿易失衡的談判,以及過去10年中國勞工工資或已增加10倍,都與製造業撤離中國有關。俞偉雄認為,但美中全面爆發貿易戰爭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中共當局可能已了解自己玩不起這個戰爭,輸不起。
最後結果是中共接受美國的一些要求來解決貿易失衡。比如,重視智慧財產權,開放中國國內市場,讓更多的服務業、各種產業進入。而中國過去有一個扭曲的概念,「就是這個東西我佔了便宜我為甚麼要放棄?我偷來的、我不用付錢這很好!這個東西要改變。」俞偉雄指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