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廿四節氣中第五節氣,也是華人祭祖延續孝道的傳統節日。港府亦特定清明節為公眾假期,為市民祭祖及家庭團聚提供方便。今年清明節雖無雨紛紛的哀愁,氣溫高達攝氏30度,為歷來第二熱清明節,但各區墳場仍出現人潮,不少孝子賢孫登山拜祭先人,慎終追遠。清明節前後,新界部份家族還會加拜「太公」,沙田曾大屋曾氏則保留拜「福德公」等傳統習俗,感恩祖先福德蔭護後人。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意即: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古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風尚就會趨於淳厚了。清明節拜山祭祖,是港人的傳統習俗。

昨日一大早,通往幾個墳場的交通路線異常擁擠繁忙,大排長龍。比如葵芳地鐵站通往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的九巴線,有多達數百人等車,乘客需排三行打蛇餅,等候半個小時以上才能上車。

不少家庭一家大小手捧鮮花,拎著三牲及一袋袋紙紮祭品上山祭祀。市民陳婆婆帶同兒女、孫仔及外孫等一家大小十幾口拜山。她說,祖先太久遠,小朋友接受不了,最遠能接受的也就是太公太婆,即她的父母。故帶他們來拜太公太婆,「希望他們對長輩或者已經不在世的一輩有一個追念。會告訴他們,拜祭的人是哪一位,他們以前是甚麼樣的,他們現在不在世了,我們要在此記住這個人。」

追憶故人 更珍惜眼前人

張婆婆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同家中侄女等十幾口人,去拜祭已故的弟弟、姨媽、父母,接著會去粉嶺拜祭大哥,還帶上了豐厚的祭品。「帶著金銀衣紙、燒肉、雞、生果,及弟弟愛喝的酒,鞠個躬,同他講一些開心的事情。」張婆婆說,拜祭是一種追憶的形式,「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人,在生時對他們好就足夠了。」張婆婆弟弟的兩個女兒,還給爸爸帶來了T-Shirt,打算燒給父親。

陳婆婆帶著兒女和孫兒、外孫等一家十幾口祭祖拜山。(宋碧龍/大紀元)
陳婆婆帶著兒女和孫兒、外孫等一家十幾口祭祖拜山。(宋碧龍/大紀元)

昨天大批孝子賢孫帶備香燭冥鏹、三牲祭品及鮮花到墳場拜祭故人。(宋碧龍/大紀元)
昨天大批孝子賢孫帶備香燭冥鏹、三牲祭品及鮮花到墳場拜祭故人。(宋碧龍/大紀元)

慎終追遠 延續道德古風 

潘先生父親過身七、八年,每年他們三兄妹都會陪同母親,拜祭父親及祖先。他說:「爸爸生前鍾意飲食,因此,帶了燒肉、雞及酒等。除了拜祭父親,都有一種慎終追遠的意思。」 

胡先生一家十幾口聚首一起拜山祭祖。胡先生感慨地說:「人到了一個年紀,差不多40歲左右的時候,才會有這種感情的維繫。年輕人的世界不同,他們的思想方式很不同。」他稱時代不同,年輕人對傳統的重視程度亦不同。時下一年一度的祭祖,變成難得的一年一次的親人聚餐。維持這個傳統習俗,除了拜祭先人外,還難得有機會同姐弟等一家見面,維繫感情。

胡先生的90後女婿直言:「上一代同這一代之間好難溝通,上一代思想較傳統,這一代人很現代。習俗不同,各自想法不同。」他說,他八、九歲時由大陸來香港,因廣州人由小到大都追隨祭祖的習俗,因此,年年都會陪同父母返鄉下祭祖,亦因此,很自然接受這種習俗。

沙田曾氏沿襲傳統表孝心 

有150多年歷史的沙田「曾大屋」,是香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古蹟建築。曾氏家族第六代後人曾先生說,今年仍維持傳統的春、秋二祭,三輪「拜山祭祖」傳統。上個月25日全村幾百人去筲箕灣山上拜祭「福德公」和家族祖先「曾三利祖」,上個禮拜拜祭自己本家祖先,阿爸、阿媽及阿爺;昨日清明節正日則拜祭自己的先祖,太公太婆。 

依照傳統,他們帶上「三牲」,即燒肉、雞、魷魚和水果香燭等拜山祭祖,每個家庭全家人出席。

被問到年輕一輩是否願意接受這種傳統的祭祖方式時,曾先生說,因孩子從幼年已參與這習俗,已經成為他們的文化和生活的一個部份。而延續此傳統,也是為了延續孝義之心,懂得感恩及追蹤溯源。

至於拜祭福德公,乃沙田曾家獨有的風俗。相傳清朝時期,曾三利兩兄弟從廣東梅縣五華移居香港筲箕灣,靠打石為生。某日看見山上有燈火,發現一副無人認領的骸骨,故收起埋葬,不久,「買入幾缸鹹魚,下面有金銀」,曾氏相信是「做善事有善報」之福,從此改變命運。曾家將孤魂作為「福德公」,每年清明都前往拜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