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美國即將公佈針對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的301調查結果,總統特朗普率先在香港時間今晨宣佈,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300億至600億美元的關稅,範圍擴大至100多種商品,同時早前針對進口鋼鐵和鋁課稅的命令今起生效。
美國政府擴大加關稅,不僅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創,香港作為中國出口貿易中轉站,也受拖累。
不少從事中美貿易的港商,通宵緊盯美國制裁名單。有港商直言,或因重稅流失美國訂單,現正和美國客戶密切商討,不排除要減價應對;也有港商已將生產基地搬到其他國家,以求避開徵收重稅。香港財經問題專家指,中港政經關係密切下,香港越來越失去其「兩制」的獨立性,令美國也將香港和中國同列入制裁名單,現嚐經濟惡果。
據悉,美國此次對中國徵稅的商品,鎖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識產權領域,包括半導體、電信設備和電腦組件,約相當於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八分之一。
美對中4700億元產品徵稅
香港時間今日凌晨,美國白宮官員表示,美國針對中國的301調查發現,中國確實在市場准入、強迫合資及科技技術轉移上,令美國企業受到不公平待遇。特朗普隨後簽署備忘錄,公佈對中國總值600億美元(約4,708億港元)的入口產品加徵關稅,及對中資企業對美國投資設置限制。
特朗普指,美國每年的全球貿易逆差有8,000億美元,中國佔5,000億美元,超過一半,他要求中國削減1,000億美元順差,但無成效。
他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15天內,宣佈提高關稅的產品清單,諮詢公眾意見後將公佈最終名單。他警告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美方將會反擊。
利豐待評估具體影響
貿易及物流業在香港四大經濟支柱行業中居首,2016年佔GDP的21.7%。香港貨物出口經歷2015及2016年下滑,2017年貿易顯著增長8%後,今年1月更按年上升18.1%。當中中國大陸和美國均是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場,分別佔香港總出口的54.7%和8.6%。
百年貿易龍頭利豐(0494),曾是中國首家華資對外貿易出口商,1950年代成為香港最大出口商,在早前貿易中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近年面對中國經濟放緩、製造業衰退等多重影響下,已經開始將採購鏈擴展至全球市場。
對於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利豐主席馮國綸昨日在業績會上表示,要待凌晨才能知道關稅涉及的產品類別,未知影響有多大。由於公司主要是從事成衣和家具類出口貿易,希望不要成為被徵稅的目標。有美國客戶已向美國政府反映,一旦徵收關稅,成本將轉嫁至美國消費者影響民生。
利豐公司行政總裁馮裕鈞表示,如果不幸被加關稅,公司已有應對措施。由於公司在全球4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及有供應商,可以隨時將採購及生產業務由中國轉移至其他地區。他又指,目前成衣採購已由中國轉移至印尼及越南等地,惟雜貨八、九成都在大陸,具體影響仍要凌晨或今日稍後才能評估。
港商重創 或流失美國訂單
美國商務部上月發表報告,包括向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的鋁材徵收最低7.7%關稅,而來自中國、香港、俄羅斯、委內瑞拉及越南的鋁材,則徵收23.6%關稅。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東莞金邊金屬實業負責人劉達邦,在東莞從事鋁板等生產,公司有超過10%的美國訂單。他坦言美國加關稅對他們影響甚大,甚至「無招應對」。由於鋁材徵稅今起實施,這幾天他忙於與美國客戶溝通,待徵稅種類確定後,再談應對方案。「我們屬加工類鋁板,是否在名單內,還不知道,但肯定有八、九成機會。」
他坦言一是減少美國訂單,二是降價,但肯定雙方都有損失。比如加稅10%,他們或需減少利潤3%才能留住客戶。他苦嘆,他們利潤率才10%,不見3%已經苦不堪言。
劉達邦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及香港五大商會,早前均向美方表達不滿,不排除對美國進口的汽車等加稅來對抗。
另外,他指,為應對中美貿易戰,早前部份港商已將生產基地轉移出中國,以避免「中國製造」徵關稅的處境。
他希望中美貿易戰不要波及香港,因香港不同中國,在聯合國外經貿部門視為經濟獨立體。他們也會向聯合國相關部門反映謀求對策。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