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家廖仕明認為,中美貿易戰波及香港,也和香港越來越弱化有關。因為香港以往的優勢,在於它有一套和中共不同的體制,包括獨立的司法和行政制度,允許自由資本活動等。但現在越來越強調「一國」,不強調「兩制」,各種各樣的措施均受中共左右。比如,香港政府的財政支出,越來越配合中國大陸的財政措施,在國際上被視為大陸關稅區體制內的一部份。「中港經濟越融合,國際上也將中港視為一體,當然,貿易制裁也包括你。」

他指,實際上中美貿易順差一直有爭議,比如中美統計出的貿易順差,有1,000億美元差價,主要是通過香港以及其他貿易中轉站而出。因為很多掛著港資公司、港資企業,都是中國製造。故美國將香港視為制裁對象,估計也和此有關。

他預期港資企業,尤其是依賴出口的中小型企業將面臨重創。隨著中美對抗程度越來越高,香港作為仲介受損的程度勢必加大。除了製造業陸續搬離中國外,香港未來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程度也要減弱,才能獨善其身。加上美國加息,港元進一步減弱,資金將陸續撤出香港,樓市或出現調整等,都將加大香港經濟的風險。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相信,華府是希望大舉提高關稅對中國施壓,逼使北京進一步開放市場,尤其是直接投資及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儘管中央如何「接招」存在不確定性,惟應該會作出一些讓步。◇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