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春分落在3月21日,在凌晨零時15分之時。此時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等長,陰陽各半,此後北半球晝漸長。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寫道:「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曆書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明史・志第七・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節氣的三候為:「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是說春分日後,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打雷、並發出閃電。而春分的花信風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春分之時,燕子從南方飛來了。(Fotolia)
春分之時,燕子從南方飛來了。(Fotolia)

春分節氣,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北宋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描繪出春分春意融融的景象:「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睏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海棠。(李文笛/大紀元)
海棠。(李文笛/大紀元)

古代帝王春分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代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之所以在春分和秋分分別祭日、月,是因為「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可「得陰陽之義」。這一傳統延續數千年,直至民國。

《禮記》曰:「祭日於壇,祭月於坎⋯⋯」祭日的壇被稱為「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區,又叫「朝日壇」。明、清兩代皇帝於春分之日在此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現在北京的「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每次祭祀之前皇帝會到北門的具服殿休息,然後更衣到「朝日壇」行祭禮。

清代《欽定大清會典圖》之日壇圖,上為東。(維基百科)
清代《欽定大清會典圖》之日壇圖,上為東。(維基百科)

整個建築為方形,朝日壇在建築的南部,坐東朝西,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東方行禮。壇為圓形,壇台1層,直徑33.3米,周圍砌有矮形圍牆。東南北各有一座欞星門,西邊有3座,是正門。牆內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壇」,高1.89米,周圍64米。明朝建成時,壇面用紅色琉璃磚砌成,以象徵大明神太陽,到清代被改用方磚鋪墁。

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的典禮盛大,但其儀式也頗為隆重。如今的日壇已經失去了祭日敬神的作用,成了民眾休閒娛樂的公園。

春分習俗

與其它節氣一樣,春分也有當令的民俗。

「春分到,蛋兒俏」,在每年春分這天,各地都會有 「豎蛋」的習俗。其玩法簡單有趣: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把它慢慢在桌子上豎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四千年前,據稱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不過有民俗家認為,春天到了,萬物躁動,豎雞蛋是提醒人們隨時保持心平氣和。

春分豎蛋。(王嘉益/大紀元)
春分豎蛋。(王嘉益/大紀元)

「春分吃春菜」,「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在春分這天,許多人到田野裏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俗語稱:「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之時,人們挨家送春牛圖。就是在二開紅紙或黃紙上印全年黃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民間善唱者,主要說吉祥話,每到一家便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而說春之人被稱為「春官」。

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掃墓開始時,全族或全村都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首先為開基祖和遠祖掃墓,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之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開始,最遲到清明結束。

春分是宿疾多發時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寫道:「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曾任澳洲悉尼天然療法新方向研究院(New Directions Institute of Natural Therapies)院長、澳洲新方向集團副總裁墨翎(Moreen Liao)是一位認證芳香專家,她撰文介紹說,「春分之時,人的宿疾可能會顯形,尤其表現在睡眠質量、心理健康、更年期症狀、循環系統以及眼睛、血液和心臟等方面。」

她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當陽氣在體內運轉並壓過陰氣時,冬季積食和缺少運動造成的阻滯就表現出來了。當運行的能量衝擊到很弱或有病的地方,人們就會感到不適。

她建議用早春的時蔬和豆類來為身體排毒,使之為陽氣運行做好準備,增強整體健康。在草地、森林和野外等處赤足步行,可以幫助身體甦醒,並吸收大自然中的陽氣。

在草地、森林和野外等處赤足步行,可以幫助身體甦醒,並吸收大自然中的陽氣。(大紀元資料室)
在草地、森林和野外等處赤足步行,可以幫助身體甦醒,並吸收大自然中的陽氣。(大紀元資料室)

春分時令的食物為:菠菜,螺旋藻,韭菜,香蔥,深綠色蔬菜,黑豆,青豆,黑芝麻,豆製品。

適合春分時節的草藥或植物精油是:羅馬洋甘菊,德國洋甘菊,天竺葵,乳香,雪松,道格拉斯松。

春分按摩穴位:按壓指尖兩側和指尖肚——人體所有能量通道(經絡)的入端。輕按雙眼下方面部骨骼的邊緣,則有助於減輕眼睛的壓力、增進眼部和面部健康,並美化肌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