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外史學界認為,文化大革命爆發的深層原因是,中共黨魁毛澤東在1958年搞大躍進導致三年大饑荒,致餓死三千萬多人,毛唯恐大權旁落、懼死後像斯大林一樣被清算,從而發動了十年浩劫的文革。
海外中文媒體2月16日刊文說,1958年毛澤東提出「超英趕美」的口號,在全國掀起大躍進高潮,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泛濫。由於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導致全國性大饑荒,有學者統計餓死三千萬人。
面對大饑荒的嚴峻形勢,毛澤東到了1961年不得不暫時退卻,讓劉少奇等務實派出面收拾局勢。按照1956年中共八大上通過的黨章,黨代會每屆任期五年,1961年就該召開九大換屆。毛澤東深知,假如按期召開「九大」,他的錯誤勢必會遭到某種批評與追究,因此毛澤東決定不開「九大」。
而劉少奇當時在湖南農村調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說,這幾年發生的問題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中央要負主要責任。
在1962年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重提「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並特別提到「彭德懷(廬山會議)信中說的一些具體事實,不少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劉少奇講話結束後,全場熱烈鼓掌,然而,這些話語令毛澤東十分不爽,毛澤東沒有對劉少奇的講話做任何評價就宣佈散會。
七千人大會沒有發佈公報或決議,媒體也沒有任何報道,一般中國民眾不知情,毛澤東的地位與形象似乎沒有任何變化。然而在中共黨內,尤其是上層,劉少奇獲得巨大聲望,毛澤東的個人威信則降到中共七大以來的最低點。
文革爆發後,江青曾說過「七千人大會讓毛主席憋了一口氣」。
在1962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重申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仍然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提出階級鬥爭必須「天天講」,並斷言資產階級「企圖復辟」。就這樣,毛澤東變被動為主動,一舉奪回話語權,重新強化自己的領袖地位。
1963年,毛澤東認為全國「三分之一的政權」不在中共手裏,因此開展了「四清運動」,並讓劉少奇擔任運動總指揮。在「四清運動」的性質問題上,毛、劉再發生矛盾。
1965年,由鄧小平負責組織、在政治局召集的有關「四清運動」的全國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堅持要參加本次會議,並在會上講話時強調「四清運動」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時劉少奇卻插話說,各種矛盾交叉在一起,「還是有甚麼矛盾解決甚麼矛盾為好」。這讓個人專斷作風逐漸膨脹的毛澤東,對此卻不能容忍了,心中醞釀起一股風暴。
第二天,會議繼續進行。毛澤東說他有「公民權和黨員權利」。「現在,你們一個人不讓我來開會(指鄧小平),一個人不讓我講話(指劉少奇)⋯⋯」這次全國工作會議最後否定了以劉少奇為主制定的《十七條》,通過了按毛澤東意見起草的《二十三條》。確認運動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文章說,這就把「四清運動」矛頭指向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領導人。糾正四不清作風,變成了黨內鬥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