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生監管當局長期警告,飲酒會增加罹患7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口腔癌、上咽喉癌、喉癌、食道癌、乳癌、肝癌和腸癌,但並不確定其機制是甚麼。近日,有劍橋研究人員指出,酒精和內源醛傷害造血幹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導致幹細胞變異,證實飲酒與癌症病發以及死亡密切相關。研究人員以老鼠做實驗,給它們餵食稀釋的酒精乙醇,動物體內處理酒精會產生化學物質乙醛。通過染色體和DNA分析檢測結果發現,乙醛會破壞和損害造血幹細胞的DNA,導致幹細胞DNA的排列順序的永久改變,增加患癌風險。
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研究證實手機上癮危害大腦
智能手機和無所不在的網絡在「改變」世界,但這種改變並非都是如那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廣告所描繪的那樣,都是「正能量」。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正在從「分子層面」上改變人,而且是負面的改變。健康專家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誡:把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換成更加健康的活動。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首爾大學的科學家們對19名網絡或智能手機上癮的青少年用磁共振波譜(MRS)進行了腦部掃瞄。和另外19名沒有對手機上癮的同齡人相比,這些上癮的青少年大腦前扣帶皮層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酰胺(Glx)的比例明顯升高。同時這些青少年還表現出較高程度的抑鬱和焦慮,同時還有失眠、煩躁和易怒。此外,由於手機發出的藍光影響大腦褪黑素的分泌,所以睡覺前最好也不要在手機上閱讀東西。
研究結果發表在《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可吞服的電子膠囊利於檢查腸道健康
近日,澳洲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吞服的電子膠囊。該膠囊可以檢測腸道中不同氣體,從而辨別人體飲食的變化。它或許可以幫助創建個人定制化的飲食方案,及變革腸道疾病的預防和診斷方法。在人體先導試驗中證實,這些感測器能夠檢測到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可將氣體濃度數據傳輸到志願者隨身攜帶的一個袖珍接收器中。氣體濃度資料反映了腸道中微生物群落在食物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參與是次研究的Kalantar-zadeh教授表示:「之前,我們必需依賴於糞便樣本或者手術,取樣和分析腸道中的微生物。但是,這意味著測量它們的時候,它們並不能真正反映出腸道微生物活動。而我們的膠囊能夠為微生物活動的測量,提供一種非侵入式的方法。」
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Electronics》
Science: 太空突現大量巨星 天文學家震驚
天文學觀測顯示,遙遠太空突然出現前所未見的大量巨大天體,科學家對此倍感驚奇。研究報告指出,近期在大麥哲倫星系中發現前所未見的巨大恆星,數量之大出乎意料。具體來說,大麥哲倫星系有一個直徑約1,000光年的蜘蛛星雲(Tarantula Nebula),其中突然出現約1,000顆巨大恆星,令科學家驚訝不已。牛津大學天體物理學家Fabian Schneider強調,科學家一開始不相信那裏會出現「恆星劇增」。他說:「我們發現那麼多,真是太驚人了。」這是目前天文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施耐德表示,這種前所未見的恆星誕生現象會促進人們重新思考當前的宇宙理論。
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