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中國手機品牌加速洗牌,導致上游供應鏈也陷入低潮。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深圳有13家手機上游一級供應商倒閉,違約資金超過20億元。

在一級供應商倒下的背後,數量更加巨大的次級供應商,在資金鏈危機傳導過程中也不堪重負。在供應鏈的最上游,體量更小、數目眾多的原材料供應商,也是受傷的一體。

2015年,智能手機終端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品牌開始集中,多個品牌銷量出現下滑。據了解,除華為完成預期目標外,多家手機品牌實際銷售距離年終目標甚遠。此外,多家體量較小的手機公司退出,如曾名噪一時的100+、大可樂等互聯網手機品牌退出市場。

外觀轉向金屬精密加工

另一邊,一些低端的手機外殼,也從塑膠轉向金屬精密件。中國產業資訊資料顯示,金屬外殼的滲透率將從2012年的10%提升至2016年的38%,市場對於金屬外觀件的加工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手機生產的全部鏈條中,手機廠商在食物鏈最上游,通常手機廠商對一級供應商佔款為半年時間,一級供應商對次級供應商佔款時間通常更長,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原材料成本無法正常支付。「在近兩年,一些低端手機廠商被大品牌擠壓,沒錢付給供應商,僅在華強北手機企業破產跑路的都不在少數。」

與一級供應商相比,次級供應商數目更巨大,且同質化非常嚴重,行業之間存在惡性競爭。以手機外殼需要的塗料為例,在深圳給消費電子供應塗料的供應商,大大小小有300多家,其中為福昌一家供應塗料的次級供應商就有數十家。去年10月,福昌倒閉後,為其供應塗料的供應商也跟著遭殃。

成本增 單價反降

如今的手機製造業已不再是10年前的黃金時期,當下在成本大增的同時,單價卻比10年前還低很多。在多家手機供應商倒閉後,外界對生存環境惡劣的手機產業鏈十分擔憂。

手機行業一相關人士表示,人工成本持續攀升在加重製造企業負擔,手機模具發展趨勢走向智慧化,長盈精密等精密製造業,借助資本力量完成智慧化改造,供應鏈企業如果不能在技術創新和智慧化轉型上完成目標,面臨的競爭局面會越來越激烈。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國手機代工廠面臨利潤微薄和生產經營模式暗藏風險等多重困境,很多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小型代工廠,正面臨一輪殘酷的行業洗牌,產業低潮已來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