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是個喜花、愛花的民族。「華」者花也。華夏祖先除了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發展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應花期而來的風。根據黃曆,從小寒到穀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個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為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共有二十四種花。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與氣候變化相關,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花信風包括: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小寒時節先到的花信風是梅花。臘梅又稱蠟梅、冬梅、黃梅花、香梅,是原產中國的珍貴花木。臘梅也有「雪梅」的稱呼,因為臘梅花開時,北國正是雪花飄飄覆天地、踏雪尋梅的時節。明代謝讜 〈四喜記•他鄉遇故〉就有「雪飛江上臘梅開」詩句。
梅花具有堅強和高雅的氣質,居二十四種花信之首,其色、香、姿、韻俱佳。特別是梅花在冰雪中孕蕾、在寒風中怒放的品格,為人們所敬仰和珍視,常常是高尚、 堅毅、忠貞、浩然正氣的化身。
花信風的歷史演變
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最初源於南唐徐鍇的《歲時廣記》(另一說法是出於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徐鍇《歲時廣記》中的「花信風」,本指3月鮮花盛開時的風候,其意重在風信,而非花信。稍後出現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主要是清明時節的風信。
北宋中期才有初春至初夏,以梅花為首、楝花為尾共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但具體是哪些名目宋人也未述其詳,或者本就是一種模糊的說法。綜觀宋、元、明、清的文獻材料,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中真正可以確認的只有梅花、杏花、海棠、楝花等少數幾種。
直到明初王逵提出了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風的名目,影響甚大,後世所說皆出於此。◇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