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抗議工作職位流向海外。(Getty Images)
美國人抗議工作職位流向海外。(Getty Images)
相關文章

德勤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行業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聯合發佈的《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在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排名中居首,但預測未來5年內就會被美國超越。另據美國經濟政策協會統計,2001~2013年間美國有320萬個工作職位流失到中國,其中3/4涉及製造業。而2000~2015年間回歸美國的就業職位中有約60%來自於中國。是甚麼原因使美國就業機會這樣流動?美國製造業現狀究竟如何?

美中在製造業領域的競爭,向來是全球智囊最感興趣的課題。但拋開競爭思維,美國製造業到底是在衰退還是復興?促使美國製造業釋放未來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何在?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

「衰退」的背後: 產出和效率持續增長

美國製造業就業職位2000年以來減少了30%以上,在發達國家中僅次於英國,超過1930年代大蕭條。1950年代初,美國製造業增幅佔全世界近40%;到2002年降至30%。中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2010年達19.8%,超過美國的19.4%,引發對美國製造業衰退的關注。

但所謂「衰退」跡像的背後,是美國製造業產出和效率的持續增長。即使在2000年以後,美國製造業的增速仍高於傳統製造業強國日本和德國。勞動生產率增長41%,高於加拿大、德國、法國和日本。2007~2009年,34.6%外國直接投資進入製造業,高技術和資本密集型成品出口對美國出口增長提供最大貢獻。

更重要的是,美國佔據高附加值產業鏈頂端。博斯公司2011年發表的製造業分析報告中包含市場競爭力分析圖,顯示美國在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密集的化工、宇航、機械、醫療和半導體領域佔據全球領導地位,弱勢產業只是紡織品、服裝、家電、傢私、電腦設備等方面,因此仍是製造業價值鏈的掌控者和主導者。

喪失成本優勢 中國專家籲體制性改革

美國企業大量將製造環節外包或轉移至低成本的海外,因而流失不少工作機會。但隨著亞太地區工資上漲、美國本土製造意識興起,以及產業結構改變等因素,市場因素就已讓工作職位緩緩回流美國。針對這種現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中國現在在土地成本、電力成本、勞動力成本方面都已失去優勢。

胡星斗說:「中國東南部一些土地價格比美國高很多。美國人的勞動生產率是中國人的3~4倍,而中國人的勞動力成本卻在不斷的上升,達到所謂的『路易斯拐點』。從工資來看,中美之間的差距可能是7:1左右。但考慮到勞動生產率,這項差別可能只有2:1左右。再考慮到勞動力成本佔製造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中國製造業成本相對美國的優勢可能只有10%左右。如果考慮到中國的物流成本遠高於美國,中國物流費用佔GDP的比重約是美國的2倍多,這樣算來在美國生產會更划算。其它要素還包括燃油、制度成本也就是法制方面,更重要的還有吸引人才方面,中國還是與美國相差很遠。」

胡星斗還提到中國在供應鏈的保障和完善方面的不足,缺乏追求高品質精神,以及產能輸出時把污染等問題留在中國、限制民間持有外匯但逾九成對外投資虧損等情況,但他強調:「中華民族具有很強的創造性,歷史上有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國有體制、學而優則仕的風氣、以及1/3人養活2/3人的現狀阻礙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中國需要體制性的改革」。

「贏在未來」: 美國製造業戰略性復興

美國製造業「復興」還有更深層面的意義。從工業化開始,美國的服務業比重就高於製造業,始終依靠創新支撐在世界製造業中的領先地位。金融危機後,美國提出「製造業回歸」理念,製造業出口在2009~2012年之間增長47%。而面對中國製造業總量的挑戰,美國推動的是「贏在未來」的戰略。

美國對製造業地位的關注包含多重因素:一是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拉大、勞動參與率走低、貿易逆差持續的壓力,二是乘數效應,三是對創新的作用。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製造業增加會給其它部門帶來1.4美元增值,每1個製造業職位將帶動其它1.6~5個職位的就業機會。在美國,製造業佔私人部門研發的比例超過2/3,約70%國家研發人員從事與製造業相關的工作。

金融危機後美國對製造業的反思,表面看是源於增長、出口和就業問題,更深層面則是對美國原先所主導產業分工模式弱化的關注,積極探索製造與服務一體化佈局的網絡平台型產業分工模式,攫取價值鏈上利潤最豐厚的環節,並按照最符合自己商業利益的方式安排整個產業鏈的協作方式。如今,工業互聯網已成為美國重新構建產業分工的重要方向。

跨領域的互動合作推動網絡平台型產業的分工形成,做法包括:一是製造企業與通訊信息技術企業合作,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二是互聯網企業快速進入製造業領域;三是世界金融、傳媒和藝術中心紐約的科技創新地位提升,凸顯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融合創新。從本質上看,美國製造業回流是重新構建產業分工的重要表現,是引領智能化生產方式,滿足個性化定製需求,製造與服務一體化佈局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也是在培育構建網絡平台型產業分工的產業基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