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發文指,中國大陸金融業的過度擴張,埋下不可持續的高槓桿風險。學者表示,中國大陸銀行業的改革需要進一步私有化,讓其它私營企業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7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工建農中」四大行名列2017世界500強最賺錢企業,並繼續碾壓國際同行。該為如此賺錢的中國大陸金融業高興嗎?

文章還說,過去十年,中國大陸金融業的過度擴張,對實體經濟造成了擠出效應,導致不動產及大宗商品市場泡沫顯現,埋下不可持續的高槓桿風險。

給私有銀行公平競爭機會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MBA導師、融資網專欄作家段紹譯博士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企業應以盈利為目的,企業不盈利是不道德的。企業不盈利,員工福利得不到改善,債務不能償還,企業不能發展。「四大銀行」盈利也是應該的。而中國大陸銀行業的改革的根本不是盈不盈利的問題,重要的是其有沒有特權,私營企業有沒有與之公平競爭的機會。

段紹譯說,國有銀行佔有了低成本的地價和房價,經營成本低,這些都是特權。銀行業的改革需要的是進一步私有化,讓其它私營企業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有網民說,「中國這些銀行是沒有危機感的,賺了是自己的,虧了所有國民買單,大不了印鈔唄。如果沒有央媽背後站樁,恐怕早就倒了3、4回了。」「要有好的制度,鼓勵良性競爭,才能有所創新。」

依靠投資和信貸維持「高速增長」的中國大陸經濟,目前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危機。段紹譯說,主要表現有,房地產泡沫非常嚴重,市租售比早已突破國際通行的警戒線;互聯網金融其實去年已經爆發很大的金融危機,民間借貸幾乎全軍覆滅,哀鴻遍野;地方債務沉重,近些年,地方政府不負責任的負債,為未來留下很多隱患,如果再不控制就會造成天下大亂。

此外,中國金融智囊研究員鞏勝利也曾說,大陸的通貨膨脹嚴重,到今年6月底,人民幣發行量達163萬億元,約是10年前同期的4倍。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認為,財團通過金融操作,把大量的國家財富變成私人財富,從而開始干預政治,形勢很嚴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