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於今日(7日)公佈,今年向各零售商、網上零售商及食物製造廠抽取的300個即食食品樣本做副溶血性弧菌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通過檢測。中心發言人表示是次調查結果令人滿意,但仍呼籲業界和市民繼續預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致的食物中毒情況,切勿掉以輕心。

食安中心在近期完成一項有關即食食品含副溶血性弧菌情況的專項食品調查,共抽取300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樣本種類含括曾烹煮的海產,如魚類,甲殼類和貝殼類等;以及沒有經烹煮的食物,即生蠔,魚生,壽司等。食安中心表示副溶血性弧菌乃常見之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常見於海產之中,中毒情況一般與進食未經徹底煮熟或處理不當的生的海產有關。中毒的普遍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輕微發燒及腹痛,並於進食受污染食物的一到兩天內出現。雖然大部份患者能在數日內痊癒,但對於免疫力較低的幼童、長者和孕婦而言,較容易引發嚴重症狀。

政府提醒市民,雖然今次專項調查結果全部滿意,但業界及市民不可放鬆。建議業界重視出售海產類食物之分類、儲存及處理方法,從而避免交叉污染。呼籲市民應將海產徹底煮熟進食,預防有害微生物及寄生蟲致病。此外,市民應光顧衞生及可靠的持牌食肆,並應於購買食物後儘早食用;免疫力較低的人士更應避免進食高風險食物,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