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貴在能恪守忠孝節義,方能於人道無愧,昂首立身於天地之間。人難免有時會做錯事情,事後總是不勝懊悔。然而,事業上的挫折或技術上的缺失,不會在人們心中留下太深的愧疚;但若做了缺德或有損天理的壞事之後,良心一刻不得安寧才會讓人深感後悔莫及。因此,如果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作為一種為人處事的道德準則,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私心或慾望,由此來感悟人生的真諦,就能度過一個無悔的人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語出《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說為人坦蕩正直,就能做到對天、對人都問心無愧。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幸福觀。孟子對幸福的要求也不同於一般人,他在《孟子.盡心上》中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用現代語言解釋就是: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稱王於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災患,是第一樂;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是第三樂。
與此相比,孔子的幸福觀則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古代聖賢們的幸福觀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因為都是與人的精神境界有關,所以在生活中要想真正實現它,就需從真誠的心性修養開始。
從一個人的幸福觀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學養和抱負。一個人如果堂堂正正、心懷善良、寬容忍讓,自然就能做到問心無愧,也就不難做到「俯不怍於人」。但是要想做到「仰不愧於天」,那就必須懂得甚麼是天理,這就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所能達到的了。
以前讀過這樣一個佛教故事:有一個儒生遇到一位修行的高僧,就請教他說:「我每做一事,事後總是不勝懊悔,請問您我為甚麼會有那麼多的懊悔呢?」高僧笑著回答說:「你先聽我講一下人生的十種後悔:一、逢師不學去後悔;二、遇賢不交別後悔;三、事親不孝喪後悔;四、對主不忠退後悔;五、見義不為過後悔;六、見危不救陷後悔;七、有財不施失後悔;八、愛國不貞亡後悔;九、因果不信報後悔;十、佛道不修死後悔。」然後又問他說:「這十種後悔之中,你是屬於哪一種後悔呀?」儒生聽後回答說:「看起來這些後悔,都是我的毛病!但是我不懂得怎樣治療,所以請您慈悲開示。」高僧笑著回答說:「那很簡單呀,你只要把十種後悔的『不』字改為『要』字就可以了。那就是:逢師要學,遇賢要交,事親要孝,對主要忠,見義要為,見危要救,有財要施,愛國要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你只要服用了這一字良藥,定能無悔於人生。」
一個人如果徒有富貴而無修道之心,終其一生必然難成正果。細思之,前九種後悔如果做錯了,還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反省、改正的機會,唯獨第十種後悔,一旦鑄成大錯,就沒有機會改正了。因為不修佛道,要死後才能知道後悔,然而那時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因此,只有感悟到做人的真正目的,在有生之年入道得法,走上返本歸真的道路,才能真正的做到人生無悔!◇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