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信息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交易總值與去年同期比減少三分之二左右。這意味著,中共對資金外流的管制依然沒有放鬆。
據《21世紀經濟報道》4月28日報道,多家知名信息機構的統計表明,今年第一季中資及港資企業境外併購活躍度下降,併購交易總值僅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金融時報》今年3月份曾經報道,專業信息服務商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已宣佈的海外併購交易總額為238億美元,創下自2014年以來新低,較去年同期的951億美元大幅下降。
4月,在上海和香港均設有辦事處的併購市場資訊發佈《2017年度第一季併購趨勢報告》表示,同去年第一季842億美元的境外交易值相比,今年第一季中資企業境外併購交易總值減少超過三分之二,僅為255億美元。去年同期交易總量為114單,今年第一季中企境外併購交易總量僅為89單。
湯森路透表示,中企最近宣佈的多起交易與一年前的大型交易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今年迄今最大一單境外交易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斥資十多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美國的「速匯金」(MoneyGram),這同2015年第一季及2016年第一季兩單規模最大的交易: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斥資88億美元收購意大利輪胎企業倍耐力(Pirelli)及斥資約430億美元收購瑞士種子及殺蟲劑生產商先正達相比差值巨大。
據《華爾街日報》4月18日的消息說,在人民幣貶值、中共外匯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速已有所放緩,個別月份投資增速甚至為負。
之所以中資企業海外併購交易額劇降,一來是中共嚴控資金外流,資金不到位;二是因為中企境外併購交易的環境發生變化。
併購市場資訊中國區金融研究員王一青表示,近兩年,多個併購案因為監管或者資金的因素被迫中止,使得海外標的企業對中國買家表現出更謹慎的態度,交易談判的難度增加。
萬達等幾家大公司去年末和今年初的海外併購因資金不到位而流產,在今年中共兩會期間就有民營企業家對不能到海外投資,眼睜睜看著好的投資機會流失而不滿,這些企業家表示,現在資金匯出的業務已經基本停止。
對於未來中資企業到海外投資的趨勢,併購市場資訊獲得的消息表明,中國監管機構已進一步嚴格對中資買方的要求──負債率應處於更健康的水平(低於70%),股本回報率應處於更高水平(高於5%)。同時,審查力度也加大。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共為了控制越來越烈的資金外流,不斷推出控制資金外流的措施。這些措施涵蓋外資企業、大陸國企和民企、私人換匯以及金融系統。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對此表示,中共此舉不是長久之計,只能起到一些作用,但還是堵不住資金外流的渠道,因為一來資金是追逐利益的,目前大陸經濟不振,投資無門。另外,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民眾擔心手裏的資產縮水,會想盡辦法將資金轉出大陸以保值。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