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金界經常被抨擊回報欠佳、跑輸基準,英國監管當局更破天荒追查表現差勁基金的原因。
業界人士飽受批評,愁緒不斷,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然而,這是否事實的全部?基金回報不濟會否另有內情?
中介人收取高佣金
過去的抨擊研究報告,大多用上扣取管理費後的回報作比較;以1.5%管理費計算,過半基金跑輸基準,零售客戶寧可買指數基金(Index Funds)。
近日CFA Institute發表了一篇新文章,指出環球股票基金的表現在扣取管理費前,平均可以打敗基準1.4%。可知機構性客戶所給予的管理費僅0.25-0.50%左右,遠低於零售價,他們選擇主動式管理基金(Actively Managed Funds)還是有利可圖,尤其是長遠投資。
那麼,基金公司豈不是剝削了不少零售客戶的利益?事實並非如此,差價大部份被中介人賺去,如零售銀行或保險公司等。中介人利用自己所擁有的龐大銷售網絡、分支,向基金公司漫天開價,砍去一大截每年的管理費。
以本港為例,基金公司數目眾多,零售銀行則由滙控系、中銀系壟斷,僧多粥少,要「上架」推銷基金自然代價不菲。
選股仍然是手中劍
大市難測,就算是專業團隊同樣感到頭痛。基金經理的獲勝秘訣,絕大部份是倚仗選股不選市。
市場容易受大圍環境影響,完全在「芬佬」控制以外。相反,個股只要在同一個國家、市場,大圍因素所帶來的衝擊變相同等,剩下來則可用公司基本面劃分好股、壞股,仍然在他們掌握之內。
CFA Institute根據2002-2012的10年數據,徵集逾百隻環球股票基金歷史,發現唯選股最具附加價值(Adding Value)。
長遠股價只會被一種東西帶動,即為「利潤」。因此,分析公司利潤乃勝敗關鍵,而研究供求成為了核心。供過於求導致船股崩潰,供不應求造就光學股騰飛。
回報並未消失,基金經理沒有失準,出問題的乃遊戲規則!◇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