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澳洲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警告說:「等著依賴政府的一代澳大利亞人正在成長。」學界稱之為「我一代」(Me Generation),有的學者甚至說:「我們面臨著『我、我、我的流行病』。」

為甚麼今天的年輕人變得更自戀?據研究,年輕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應部份歸因於1980年代家庭教養方式的變化。

在過去,孩子是一個家庭獲得生存壯大所需的實際幫助,甚至經濟收入的途徑之一;而今,孩子則被視為情感資產,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被愛。如今的父母更注重在讓後代幸福而成功的基點上養育他們。

養育模式為何發生改變

從1980年代起,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技術的發展(包括洗衣機和洗碗機問世),孩子們做家務的時間就有所減少。孩子不再被視為對家庭生存壯大至關重要的貢獻者,家長的關注重點也從家庭責任轉向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結果,孩子的權利感膨脹,責任感的培養卻被忽視,家務不再像以前那樣受重視。

尤其是1979年至2015年間出生的中國年輕人,他們出生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通常被叫做「小皇帝」和「小公主」。其父母多數在大饑荒和文革中經歷了磨難,誓不讓自己的遭遇在唯一的孩子身上重演。他們對孩子不計一切地付出,導致許多孩子不承擔任何家庭責任,包括家務。

西方的孩子也是如此。研究發現,讓孩子做家務的美國父母不到30%。正如學者理查德‧蘭德(Richard Rende)在其著作《養育能幹的孩子》(Raising Can-Do Kids)中所言:

「今天的父母希望孩子花時間在可以帶來成功的事情上,諷刺的是,我們卻不再從事一件實際上可引向成功的事,就是家務。」

責任如何讓家庭紐帶更牢固

家務在傳統上是一項家庭義務,辛苦而枯燥。但研究表明,做常規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正義感,因為每個人都須做家務,這體現了公平的理念。家務也為孩子提供了加強親情紐帶和責任感的途徑。

社會正義感的培養,意味著孩子會認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片面的。家庭紐帶有兩個相互作用的維度:父母愛孩子,而孩子也感激父母所做的犧牲。

就後者而言,只有通過讓孩子明事理,還有更重要的——確立家庭規範(家務包含其中),父母之愛才能變成實踐,從而促進親子間的彼此關愛,強化家庭紐帶。◇

(本文作者李適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中國語言文化講師。本文原載TheConversation.com。)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