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太多關於失與得的抉擇。在利益當前時,這個人是護衛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衡量,還是能考量別人的立場,替別人設想,從中就能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善良的,還是自私的。因為「善」的意義包含要考慮到別人,而不是只有想到自己。

而我們希望孩子能成為甚麼樣的人呢?是能體貼別人、體諒別人的、善良的,還是很自我、很自私自利的?在日常生活的每個抉擇點上,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引領孩子朝向哪個方向走?而我們又是怎麼做的?我想我們真得靜下心來思索一下。

我們大多仍是教導孩子要友愛、禮讓、體諒、原諒、寬容和不計較。我們會勸告得理不饒人,個性倔強的孩子要學習去體貼別人、去設想別人的感受。我們會勸告明顯傷害別人的小朋友,要向受傷害而委屈、難過、氣憤者道歉,請求他的原諒,請他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我們也會請受害、委屈、難過、氣憤者嘗試去包容、原諒施害者,不論對方是有意的攻擊或無意的過失,再給對方一次機會,而別一直難過、氣憤下去。

善念對待  為他人著想

我們會提醒孩子真誠、純真、誠實、善良、容忍、忍讓、堅強等品格的可貴,即使別人偶爾會做不好,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原諒、包容、體諒和善意的理解。我們希望形塑孩子的品格是朝向正向、健康的方向成長,能越來越善良,至少能保有善良。

由此看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做,其實就不難得知了。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要禮讓,我們就先得學習做到禮讓;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要體諒,我們就先得學習體諒;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原諒別人,我們就先得學習原諒別人;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我們就先得學習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要善良,我們就先得學習善良。

與孩子的相處讓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學習,學習與他們一同成長。因為我們衷心希望孩子能越來越好、越來越善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