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低頭往自己的雙腿看時,您是否有發現腿上浮現出一條條青綠色、深紫色,宛如蚯蚓或蜘蛛網狀的血管,有時甚至摸起來表面凹凸不平?這就是常見的靜脈曲張現象。它不只影響外觀,嚴重時還會出現下肢腫脹、酸痛,甚至導致潰瘍。
靜脈曲張的發生原因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外科醫生歐陽志佩表示,現代人因工作與生活型態需要,不乏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的情形,但是當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而沒有改變,使得下肢日積月累承受過高的壓力時,血管管壁就會逐漸缺乏彈性,再加上靜脈內瓣膜也因失去原有功能,而出現逆流情況,於是靜脈血管就開始不斷撐大與擴張。
靜脈曲張的症狀
歐醫生說,靜脈曲張發生初期,很少會出現不適症狀,通常是在腿部皮膚上出現明顯的青綠色或紫紅色網狀血管。除了一些很在意自己外表的女性之外,多數病人都是在感覺到腿部腫脹、麻木、酸痛、容易抽筋等不適現象時,才會就醫接受治療;曾有靜脈曲張患者的雙腿因劇烈腫脹而導致慢性潰瘍,所以民眾切勿延誤治療時機。
好發族群
靜脈曲張的發生除了與家族遺傳有關,好發族群還包括年長者、孕婦、過於肥胖者,以及與久站、久坐工作性質相關的老師、專櫃小姐、警衛、廚師、餐廳服務生、空服人員、司機等。此外,發生的年齡層也相當廣,介於20~75歲,男女比例方面,約有20%的女性與10%~15%的男性有靜脈曲張問題。
8個判斷的跡像
歐醫生提出,若是懷疑可能患有靜脈曲張,可從下列8個跡像來作判斷。如有出現下列任一跡象的民眾,最好儘早請醫生做詳細檢查。
1.腿部某處皮膚變色。
2.腿部皮膚常感覺發癢或發熱。
3.下肢皮膚摸起來有凹凸不平感。
4.腿部有脹、腫、硬、酸、痛、麻等不適感。
5.左右腿粗細明顯不同,其中一隻感覺特別腫脹。
6.雙腳經常感覺疲累或沉重,而且症狀不易消失。
7.維持坐姿或站姿一段時間後,下肢明顯感覺不舒服。
8.腿部經常出現抽筋現象,特別是在下午或晚上半夜的時候。
外科治療方式
歐醫生補充說,目前較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外科治療方式為:消除中等與微細血管擴張療法有皮膚雷射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與微創靜脈摘除術,針對大靜脈或大腿部位治療法有靜脈內雷射、血管內燒灼與靜脈抽除手術。由於每位靜脈曲張的患者情況都不盡相同,求診時醫生會根據其嚴重性、大小範圍、部位與治療目的,而有不同的治療建議。
日常生活提醒與叮嚀
歐醫生提醒,靜脈曲張是一種會持續惡化的疾病,民眾在平時要多進行下肢運動或穿著彈性襪,避免久坐與久站不動。若發現患有靜脈曲張時,一定要及早請專業醫生評估與治療,不要拖到嚴重時才來就診,屆時治療也會更加困難與複雜。◇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