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出,我們熟知的長頸鹿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四種。該發現令科學家不得不承認,對於生命現象了解的太少,甚至以前獲得的科學知識是錯誤的。 

研究者說,長頸鹿看上去是一樣的,實際上基因差異將其分為四種,分別為非洲南部長頸鹿(Southern Giraffe)、馬賽長頸鹿(Masai Giraffe)、網紋長頸鹿(Reticulated giraffe)和非洲北部長頸鹿(Northern giraffe)。 

而且,四種長頸鹿雖然都生活在非洲,但互相之間幾乎沒有雜交繁殖等現象。不同種的長頸鹿差別之大猶如北極圈外的棕熊和北極內的北極熊。 

據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人們以前關於長頸鹿的最基本知識是錯誤的。 

對長頸鹿知之甚少

德國法蘭克福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研究中心(Bik-F)的阿克塞爾‧詹克(Axel Janke)教授說:「我們非常驚訝,沒想到發現長頸鹿有幾種。」 

報道說,最讓研究者驚訝的是,為甚麼直到2016年才發現長頸鹿分四大種。研究人員說,這表明生物界對這種具有標誌性的動物研究得太少。 

「這項發現讓我們深思為甚麼我們對長頸鹿知之甚少。」詹克說,「牠們是可愛的大型動物。人們不可能忽略牠們,但是牠們並沒有引起科學家的興趣。」 

長脖子從何而來

讓人奇怪的是,雖然進化論者承認對長頸鹿研究得很不充份,但在生物教科書中一直用這種動物來描述所謂的進化證據。 

BBC報道,法國動物學家讓-巴蒂斯特‧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是第一個提出長頸鹿因取食而長出長長脖子的錯誤觀念。1809年,拉馬克編織出「栩栩如生」的故事:「那時的土壤差不多常年都乾旱而貧瘠,迫使牠們以樹葉為食,並為了能夠到樹葉,不得不時常努力伸長脖子。」達爾文在1859年進一步發揮:「相較於頸部短的長頸鹿,頸部較長的長頸鹿更有可能從艱難時期中存活過來。」 

BBC說:「那些進化論者屢屢用長頸鹿來闡釋自然選擇,進而使公眾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這個生物學謊言的暗示:……長頸鹿的修長頸部是為了幫助進食而進化出來的。」 

實際上,1996年,動物學家羅伯特‧西蒙斯(Robert Simmons)和盧‧希培斯在《美國博物學家》(The American Naturalist)中揭露了那些謊言:在乾旱季節裏,長頸鹿是從較低的灌木叢中,而非高大的樹上進食。更重要的是,長頸鹿最常以彎曲脖子的姿態進食,這樣牠們會吃得更快。 

但西蒙斯和希培斯卻構想出又一個可笑的假設:雄長頸鹿為了取悅和爭奪雌長頸鹿而長出長長的脖子! 

今年5月,《自然》登載基因分析研究,說明長頸鹿想從千萬年前進化成現在的樣子,牠至少需要同時變異兩種控制其脖子生長,以及相關器官如心血管及神經的基因。 

對此,以色列著名物理學家李‧斯柏特納(Lee Spetner)博士等人指出,怎麼可能同時隨機地、自然選擇地發生兩種基因的變異,之後這兩種基因又恰到好處地協同控制動物脖子向長的方面生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