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途中,一輛急駛的艷紅色機車從前面呼嘯橫過,排氣管音浪嘶吼,劃破了清晨的寧靜。即使是冬天,騎士仍穿著內衣背心、七分短褲,左手插口袋、嘴角叼根菸;因為沒戴安全帽,所以一眼就認出他是畢業不到半年的學生。
這是一個學校輔導過程中蠻挫折的案例;這位同學在校期間常常抽菸打架,油嘴滑舌擾亂上課秩序,挑戰老師的EQ底線。
學校約談家長,試圖共商輔導對策時,他的父親苦笑著反過來安慰老師:「反正,家裡還有好幾甲果園讓他耕作,不愁吃穿;小孩過得開心,能混畢業就好啦。」讓在場師長驚詫錯愕。
放棄嗎?當然不行!學校不輔導是失職,而家長不合作更是失策,未來恐怕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只不過,從家長的苦笑揣測,或許是過度寵溺導致親子關係失衡,家長誤以縱容為民主,放任當開明,麻醉自己的無力與挫折。
不可諱言,大部分雙薪家庭,家長為全家溫飽奔忙,難有餘力與心思關照孩子的學習生活。其實,親子溝通的起點沒有想像的難,往往只要一句關懷的叮嚀,孩子的品格與教養就在生活細節裡潛移默化了。
比如說,在學生一大早出門前,關心他是否儀容端正?穿的是學校校服還是便服?孩子的奇裝異服正是發出警訊。
孩子回到家,不妨問問他中午吃了甚麼?吃得飽嗎?這麼一來除了表達關心,還可以瞭解孩子中午有沒有不假外出,間接降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此外,嘗試與學校建立順暢的溝通管道,從一些蛛絲馬跡拼湊孩子的心理狀態,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而設計互動話題耐心溝通;正視青春狂暴的年少,關懷不施壓、引導不強迫。自然而然地陪伴青少年度過苦悶、叛逆,天馬行空又過動的青春。◇#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