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保質期,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是否已經過期呢?今年是香港與中國大陸自去年恢復全面通關後的首個農曆新年,本地餐飲業和酒店業也叫「救命」。有些遊客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批評香港「無新嘢好玩」,眾多景點已經遊玩過。

數字不會說謊,入境處數據顯示,今年年三十至年初四累計有166萬人次港人出境,其中七成、大約116萬人次的港人經陸路北上;但同期訪港旅客只有約84萬人次,其中72.2萬人次為大陸旅客,佔86%。

問題不單只是北上人數比南下多,更是消費金額「逆差」,簡單來說即是,港人不斷向深圳送錢,在深圳高消費,但南下遊客卻是「窮遊」、「深度遊」、「City Walk」和「特種兵」。

最近我發現某些大陸網紅,竟然在香港拍片指便利店的樽裝水太貴,所以教觀眾去快餐店飲免費水;又說茶餐廳食物太貴,教人去便利店吃微波爐飯盒、推薦兩餸飯、麥當奴等。

他更分享3元吃韓國菜攻略,原來是先去領取香港旅發局派發的100元遊客消費券,然後去指定餐廳使用。最終,他吃了石頭窩飯和炸雞,只付了3元。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最近在電視節目上坦言,由於北上交通方便再加上24小時通關,導致港人留港消費意欲減少,鄰近邊境的新界區餐廳於新年期間的生意比去年通關之前差了很多。

雖然政府已推出很多活動吸引遊客,例如花車巡遊、放煙花等,吸引不少旅客訪港,但問題是旺丁不旺財,很多大陸旅客都只是即日來回,不選擇過夜。問題的核心之一是,有錢的大陸人以前已經來過香港旅遊了,香港無法吸引他們再來,他們寧願去日本等國家。

剩下的就是較窮的大陸人,他們普遍較年輕,受「小紅書」影響成為「特種兵」。香港的酒店和飲食對這批人來說有點貴,難以吸引他們大吃大喝和住宿。另一問題是,由於受到《國安法》等政治因素影響,越來越少西方民主國家的旅客來港,而他們當然都是高消費和過夜旅客。因此,香港旅遊業必然向「下沉經濟」方向發展,太空倉劏房應該大有市場。

留港消費的正面情緒和道德價值越來越低。

最近市況比開關前更差,商界會否應該爭取再封關,迫港人留港消費呢?這並非笑話,事實上自由黨已經建議設立陸路入境稅,變相「阻嚇」港人北上消費。由於太政治不正確了,相信不會實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