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看似毛病不大,有些人也會自然痊癒,但如果情況嚴重或反覆出現,沒有及時處理,就可能讓頸椎退化提早報到。

一位年輕的電腦工程師一覺醒來,脖子一動就痛得不得了。本來以為過一陣子就會自然恢復,然而幾天之後,疼痛非但沒消失,還蔓延到整個脖子、肩頸、後背,甚至上半身都疼痛僵硬,有時還伴隨頭暈、頭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落枕的症狀

落枕是指早上起床時,脖子出現嚴重疼痛的症狀。可能在低頭、抬頭或左右轉頸、彎頸的時候,出現特別的疼痛。如果兩邊肌肉不平衡,在脖子一側特別緊繃時,疼痛感會加劇。嚴重的落枕,疼痛會放射到頭部和肩背,甚至引起手麻的症狀。

古代把落枕稱作「失枕」,現代醫學稱之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或「頸部肌肉扭傷」。後者比較輕,前者是較嚴重的。

落枕發生的主要原因

01 由於體質虛弱、勞累過度,睡眠時枕頭高低不適、躺臥姿勢不良、頭頸過度偏轉等因素,引起肌肉緊張痙攣。

其中,「頭頸過度偏轉」常見於喝醉酒的人,由於身體癱軟地趴下昏睡,整個晚上脖子都不動,頸椎過度扭轉,導致肌肉痙攣、脊椎卡住,造成落枕。

02 頸背部遭受風寒,風寒外邪使頸背部肌肉氣血凝滯、經絡痺阻而發生拘急疼痛。

比如冬天天冷,睡覺時被窩溫暖,但脖子卻在被子外面受寒,如果沒有保暖,可能引起頸部酸痛。夏日冷氣吹太久,讓脖子受寒,也可能引起酸痛等落枕症狀。

落枕的好發族群

根據臨床統計,常常給自己過多壓力的人、容易緊張的人、工作姿勢不好的人,他的肌肉容易緊繃,容易出現落枕狀況。

尤其是工作姿勢不好的人,如打電腦的時候,很多人肩膀是高聳的,從頸部延伸到背部的「胸鎖乳突肌」就僵硬了。還有一個常見的就是脖子往前的姿勢(所謂的雞脖子),此時頸椎與胸椎交接處特別容易卡住。另外玩電子產品的人,長期低頭,使頸背部拉緊,下方的頸椎也會卡住。講電話習慣側一邊的人也容易落枕。

中醫如何治療落枕?

中醫通常採用以下的治療方法:

1.中藥

採辨證論治用藥,常用的方劑有葛根湯、九味羌活湯或芍藥甘草湯等。

芍藥甘草湯很特殊,只有芍藥(又稱白芍)、甘草兩味藥,它可以舒緩骨骼肌,讓全身骨骼肌所有的肌肉稍微放鬆,有點類似西藥中的肌肉鬆弛劑,但沒有太多的副作用,效果也不錯。

2.針灸

針灸風池穴、完骨穴等穴位效果都很好,還可以遠部取穴,如手部的合谷、中渚、後谿穴,腳部的陽陵泉,或是局部的阿是穴等來治療。

介紹2個比較好用的穴位:

後谿(溪)穴

後溪穴通督脈,督脈通脊椎。一般民眾如果脖子酸痛,可以自己按壓或敲打後溪穴。

束骨穴

束骨穴也可以幫助放鬆頸部肌肉。因為它是膀胱經上的穴道,可以連通到後背膀胱經的肌肉。

3.物理治療

肌肉緊繃型

屬於輕微的落枕,一般可以用熱敷來緩解。在疼痛部位,以45℃熱敷10~20分鐘即可緩解。

頸椎關節錯位型

比較嚴重和麻煩的落枕就是頸椎卡住了。臨床上,我在治療這種病情時,會採用一個特殊的手法:請患者先低頭、側轉,然後再轉過來,這正是他最不舒服的姿勢,在這個角度下,把他的脖子稍微往上一拉、一搖、輕輕一抖,卡住的關節就鬆開了。我在臨床發現,許多落枕是頭顱骨和頸椎部位的關節滑掉了,用這個方法把它歸正,效果比吃藥、針灸還快,當場立即緩解。

如何預防落枕?

預防落枕要注意以下4點:

1.避免頸部不當施力

2.坐姿和站姿要正確

肩膀經常高聳的人(打字時多數人會聳起肩膀),要放鬆肩膀。手肘下垂,肩膀自然放鬆。胸部微含(胸口不用太挺),背部挺直,氣血就會上行,讓頭面部、肩膀整個放鬆。

脖子不要過度往前伸。要避免此習慣的方法就是下顎(下巴)微收,兩眼的視線比水平再低一點點,這樣脖子是最放鬆的。因為下顎微收時,後頸部就自然地拔伸。

3.臥床不可太軟

床軟時,背部的肌肉會長期呈現緊繃狀態,頸部也一直彎曲。肌肉整晚緊繃,會造成乳酸堆積,睡醒後就特別疲勞。

4.選對枕頭

正確的睡姿是:側臥時脊椎儘量保持水平,仰臥時頭部稍高。要根據睡姿選枕頭。枕頭過高,容易損傷中段頸椎;枕頭過低,容易損傷上段頸椎。

舒緩肩頸僵硬的保健操

1.頸椎拔伸

做法:肩膀往下垂,脖子往上拔伸。像在拉脖子一樣,一上一下用力。多做幾次。

這個動作可以放鬆後背肌肉,緩解頸椎酸痛。

2.肩膀轉動

做法:一隻手放到脖子和肩膀交接的地方,把肉向前扳,然後手扣住不動。肩膀向後轉動10下,然後慢慢地左右轉頭10次。換一邊再做。

這個動作非常實用,做完後會發現兩邊肩膀肌肉都特別鬆軟了。經常低頭的人,頸部容易緊繃,甚至後頸肌肉凸起,很適合用這種方法進行舒緩。

最後提醒大家,頸椎不好,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很大,不止容易落枕,還可能增加眼部、頭部患病風險。平常多做一些舒緩保健的動作,讓頸部的氣血保持順暢,就可以保養我們的身體。

──整理自新唐人電視台《談古論今話中醫》節目◇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