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少人多樓價貴,市民「上車」艱難。而房屋問題之前一直被認為是《施政報告》最重要的着墨點。林鄭月娥在今次的《施政報告》中交代了「首置上車盤」初步構思,並表示會選取政府賣地表中一幅位於觀塘安達臣道的土地用作發展有關計劃,預計可提供約1,000個單位,同時設定申請門檻:單身人士入息上限為3.4萬元,二人家庭入息上限是6.8萬元。不過,業界普遍質疑首置盤成效,更有聲音質疑項目存在「官商勾結」之嫌。一眾地產股也紛紛下跌。

《施政報告》公佈後,因為房屋問題未有驚喜,當中港人首置計劃明年中才公佈細節,地產股倒跌。新地(00016)倒跌1.7%;新世界發展(00017)曾飆升逾6%,收市倒跌1%;恒地(00012)倒挫4.9%;長實集團(01113)跌1.3%;信置(00083)跌0.7%。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雖然林鄭想要打造個人風格,在《施政報告》提出「新的思維」,並焦點放在放眼國際,上任後頻頻出國外訪,以及推出減稅措施吸引國際企業入駐等,和前任特首梁振英「向北望」的風格有所不同。但他認為林鄭在《施政報告》中,將任內最大挑戰的「政治問題」輕輕帶過,「未來5年勢必一地兩檢硬闖,還有23條立法等,這是最大的挑戰。」而在經濟政策方面,很多內容包括首置盤細節欠奉,故給予《施政報告》7.5分的評價。

對於事先早有風聲催谷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僅提供1,000個單位,莊認為對樓市影響輕微,不會導致樓價下跌。他說以兩人家庭收入上限為6.8萬元,相對香港家庭中位數收入3至4萬元,屬於較高收入的階層,故認為政府推是項政策的初衷,應非福利政策,而是在居屋和私樓之間加多一個「階梯」而已。

他認為,目前有關計劃的細節仍然欠奉,比如折讓幅度,出售限制、政府如何回收等,反映出林鄭或許還未有仔細計劃,「她可能沒有想到怎麼做,比如政府用甚麼價去回收,如果樓市跌的話,怎麼辦?」 莊太量又擔心因首置盤的推出,令很多合資格人士,放棄購買私家樓,轉抽首置盤,拖慢私樓銷情。

施永青:應增建公屋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則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短期內對樓市影響不大。他強調,目前最急需做的工作,是興建更多公屋單位,以協助真正需要「上樓」的基層市民,而非推出公私營房屋,幫助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買樓。

另外,美聯維持樓價全年升13%的預測。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現時首置上車盤只是先導計劃,長遠仍需與地產商商討改變農地用途,惟未來5年只有2萬新居屋單位供應,距未來10年供應8萬居屋單位的目標尚遠,因此認為若有土地應先用作興建居屋。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則於網誌撰文,指市場上有不少人每月有能力供款,但沒有能力交付三、四成首期,政府的首置上車盤計劃就是協助那些人「上車」,但他認為有關辦法非常複雜,從與地產商合作、定價、合資格人士收入,以至出售時的限制都有很大困難,「搞不好就會變成官商勾結」。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曾煥平認為「首置上車盤」成效存疑。他說除非該類單位售價有所折讓,否則難以助市民置業。他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增建公營房屋,更應將安達臣道的地皮撥作公屋發展,縮短輪候公屋時間。

五招推過渡性房屋

林鄭月娥提出的「首置上車盤」,被指欠缺細節。(李逸/大紀元)
林鄭月娥提出的「首置上車盤」,被指欠缺細節。(李逸/大紀元)

另外,林鄭月娥又提出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以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建議包括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推出如社企「要有光」開拓的深井「光屋」項目,這類短期租住單位;以及支持由社聯試行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鼓勵市建局提供舊樓單位參與計劃。

《施政報告》又指會促成房協試行將未補價單位,以低於市值租金租給有需要家庭;並會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

對於《施政報告》建議改裝工廈為過渡性房屋,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認為,此舉將令工廈價值上升,估計工廈業主將會更加進取提價放盤,同時會有更多投資者關注工廈市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