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為甚麼很多人總覺得社會治理充滿了荒誕和冷漠?其實,問題的根子就在官場的運行邏輯。長期以來,中共體制下的官員選拔、任用、提拔,始終遵循著一個潛規則——誰提拔我,我就聽誰的;誰有權力,我就聽誰的。這種官僚體系,早已讓中國的公共治理變成一場不折不扣的上級「意志秀」,而非真正的民生建設。這種生態並非偶然,而是這個體制內必然的結果。

在中國,官員的提拔與晉陞並非依賴能力、政績、為民服務的口碑,而是只看一點——上級是否滿意。只要能讓上級高興、認可,哪怕政策荒唐,決策錯誤,也會有一群官員爭先恐後去執行,去「搶跑」,去「加碼」。官員的忠誠對象從來不是國家、社會、法律和人民,而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甚至是上司的某個「潛台詞」。

這已經到了多麼嚴重的程度?只要領導有一個想法,不管是否成熟,不管有沒有經過調研論證,就會有一大批人立刻蜂擁而上,爭相幫領導實現,甚至為了表忠心,往往執行得比領導原本設想的還要激進。至於政策本身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否真正惠及民生,是否會帶來不可逆的惡果,他們根本不在乎。

在過去十年,類似現象屢見不鮮。最典型的就是各地的「土地財政」和「強拆運動」。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上級的GDP目標,毫無底線地大規模征地拆遷,大批農民、城中村居民被迫失去家園,很多人甚至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浙江溫州、廣東佛山、河南鄭州等地,都曾爆發過因強拆引發的流血衝突。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政府官員卻在考核中頻頻「加分晉陞」,原因無他——能把事情「辦妥」,能讓上面看到「政績」。

同樣,防疫期間的「過度防控」就是這種官僚文化的集體寫照。在2020年至2022年的防疫高壓下,封城、封村、焊門、堵路、甚至活埋確診病人等極端措施在各地屢屢上演。到底是否科學,是否合理,是否真正保護了百姓,幾乎沒有人認真討論。地方政府只關心一點——如何讓上級看到他們「比別人更積極、更堅決」。結果,多少普通人被封在家中,吃不上飯、看不上病、甚至因此喪命。而最讓人痛心的是,越是「動作大」的地方,官員越是有陞遷的機會。

在教育行業,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殘酷。中國的高中教育長期處於高度壓抑狀態。作業負擔過重、內卷嚴重、師生身心俱疲,學生精神壓力巨大。這個情況並不是近幾年才有的,早在十幾年前,社會輿論就屢次呼籲要為高中生減壓。然而,作為最接近學生的學校、校長、老師們,在面對不合理政策時卻保持沉默。為甚麼?因為反對就是「拎不清政治方向」,就會影響自己的仕途。

更可怕的是,當不斷有高中生因為承受不了而選擇自殺跳樓,社會痛心疾呼之時,教育系統內部仍然以「維護穩定」為第一目標,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思,而是壓制輿論,封鎖資訊。以四川成都市49中學學生跳樓事件為例,事發後,學校、教育局第一時間不是對學生家屬和公眾作出解釋,而是封鎖學校,封禁輿論,調集公安嚴防家長與記者接近現場,引發更大的社會憤怒。這正是官僚體製冷血、無恥的縮影。

直到這類悲劇越來越多,甚至影響到國際輿論,中共才不得不在教育領域做出一些微調,比如允許部份地區高中生雙休,減少作業負擔。但這並不是出於對學生生命的尊重,而僅僅是「維穩」的需要。如果沒有大面積的跳樓和輿情危機,恐怕高中生連雙休的資格都得不到。

可悲的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校長、老師們仍然主動站出來為政策辯護,幫上級粉飾太平、平息輿情、掩蓋問題。他們心裏很清楚,制度的不合理與官僚的冷血才是悲劇的根源,卻寧願與之同流合污。

類似的事情,在中國比比皆是。只要是上級的想法、意圖、甚至只是情緒,都會迅速變成無數基層官員競相執行的「政治任務」。越是敢於「大膽創新」去迎合領導,越容易獲得青睞。而這種「創新」,往往不是為了百姓謀福利,而是如何讓領導滿意,如何讓自己陞官發財。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的社會會變好嗎?它的動力在哪裏?所有人都在琢磨領導的心思,誰又會在乎普通人的死活?誰會真正願意去改善社會、反思政策、解決問題?在這套官僚體制下,已經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民生,沒有人願意為普通人發聲,更不會有人為不合理的政策「逆流而上」。所有人只盯著上司的臉色,只琢磨著自己的前途。

更嚴重的是,當今中國的知識份子、專家學者也早已淪為體制的附庸。「政策研究」成了「領導喜歡甚麼就研究甚麼」,大學、科研機構淪為政策的粉飾工具,失去了應有的獨立性和公共性。這進一步讓中國社會喪失了理性、良知和批判性力量。

長此以往,中國的社會只會越來越壓抑、越來越虛偽、越來越冷漠。沒有制度性的利好、沒有真正的社會進步動力,中國社會唯一的走向,只能是越來越差,直至不可收拾。#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