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今日(9日)公布「香港珊瑚礁普查2024」的普查結果,指33個普查地點中,有11個錄得超過五成的珊瑚覆蓋率,但有13個地點錄得珊瑚白化的現象,漁護署估計可能因夏季水溫上升所致。
普查於今年6月至10月進行,普查地點有33個,其中9個位於海岸公園。調查發現,33個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珊瑚覆蓋率介乎12.8%至75.1%不等,其中11個覆蓋率超過50%,包括東平洲亞媽灣和亞爺灣、印洲塘坳魚咀、海下灣珊瑚灘和碼頭、北丫、大網仔、橋咀洲東面和北面、沙塘口山及東壩。海下灣珊瑚灘錄得最高的珊瑚覆蓋率75.1%。
報告指,所有普查地點均沒有破壞性捕魚作業的痕跡,但有12個地點錄得棄置漁網,影響程度僅屬輕微。漁護署將安排清理。
另外,有13個地點錄得珊瑚白化的現象,包括東平洲的亞媽灣和王爺角、吉澳的雞公頭和頭墩、娥眉洲烏排、娥眉洲南、往灣洲東灣、赤洲、海下灣磨洲、大蛇灣、大網仔、橋咀洲南及橋咀洲東。漁護署估計,可能因本年夏季水溫上升所致,署方隨後的監測亦發現大部份地點的珊瑚群落已逐漸恢復健康。
調查團隊透過珊瑚檢視評估了32個地點的珊瑚,平均指數為3.95,略低於去年的4.28。唯署方稱平均健康指數仍然高於一般平均值的3,表明這些珊瑚的健康狀況仍大致保持良好。
另外,今次普查全數錄得20個指定指標物種,大部份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物種數目都很多。20個指定指標物種中,眉魚、蝴蝶魚、石斑、海參、海膽及寶貝螺最常見於普查地點。在西貢牛尾海、香港東面水域及海下灣海岸公園,錄得較多的石斑、眉魚、細鱗和笛鯛。
報告亦提及署方的珊瑚修復工作,包括2020年在海下灣海岸公園試行投放三維打印珊瑚礁盤。署方形容初步結果令人鼓舞,觀察到經修復的扁腦珊瑚正增長,移植到珊瑚礁盤上的珊瑚碎塊亦錄得高存活率。
近年赤洲和黃竹角海的珊瑚群落因生物侵蝕而出現退化,港大團隊獲委託採取試驗性的緩解措施,如建立在地苗圃和修復部份嚴重受損而可能倒塌的珊瑚個體,兩個地點的珊瑚已錄得復原的跡象。
漁護署表示,除普查外,亦會進行珊瑚研究以獲得全面的資料,有助制訂有效而合適的管理措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