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河深水急,連一座小橋都沒有,人馬全都過不去。周瑜不悅,叫來地方官問:「這塊是江防要地,怎能沒有橋?」隨即長鞭一指道:「一天之內把橋造起來!」
一直以來,周瑜似乎對於功名沒有太大興趣,好像更樂於待在叔叔周尚身邊打雜,彷彿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幫助孫策征戰江東。
周瑜協助孫策征討江東的出色戰績,終於讓袁術注意到周瑜的才能,袁術想任用周瑜為將領。周瑜看出袁術「終無所成」,又不好直接拒絕袁術的徵請,於是周瑜自行請求到南方偏遠的居巢擔任縣長。彷彿是冥冥中的安排,在居巢的這段期間,周瑜結識了另一位終生的重要好友——魯肅。
魯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魯肅自小失去父親,由祖母撫養長大,長得壯碩魁梧,容貌清奇,而且腦筋靈活,總能想出與眾不同的計謀。
魯肅家中世代富裕,樂善好施,當時天下大亂,魯家經常慷慨施捨家財幫助窮困,深得鄉里居民的喜愛。魯肅身為家中的寶貝孫,備受寵愛,平日喜愛學習擊劍騎射,還招聚鄉里少年,供給他們食宿,訓練他們到山中練習射獵,講習武藝,練兵打仗,儼然像一支私人部隊。鄉里的父老都說:「魯家居然生出這種狂妄的孫子,看來是註定衰敗了!」
居巢縣長周瑜久聞魯肅聲名,一天,帶著百名士兵上門拜訪,並請求資助糧食。魯肅家中有兩個穀倉,每個穀倉有三千斛米糧,魯肅當場指著其中一個穀倉,全數捐贈給周瑜。魯肅的慷慨爽快,令周瑜深受感動,兩人從此結為好友。
後來,袁術聽聞了魯肅的事跡,任命他作東城的縣長,但是魯肅觀察袁術,治理政事全無章法,不是個能共同成就大事的人,於是就帶著家人與百名少年俠士,投奔了居巢的周瑜。
建安三年(西元198年),曹操表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他為吳侯,更與孫策家屬聯姻,等同認可了孫家在南方的重要地位。
這一年,大約也是時機成熟了。周瑜帶著魯肅,趁機從居巢渡江,投奔了孫策。周瑜與孫策,在分別兩年餘之後,終於歡喜重逢。
孫策見了魯肅,也深覺魯肅是個不同凡響的奇傑。不料,江北忽然傳來魯肅祖母去世的消息,魯肅只好把家人留在南方,自己一人回到東城奔喪。
橫掃江東
周瑜的南奔,讓孫策欣喜萬分,他趕忙為周瑜建造屋宇,贈與財物無以計數,並親自安排一場盛大的宴會,迎接周瑜的到來。
在宴席上,孫策向大家介紹說:「公瑾具有非凡的才華,與我年少相交,情同骨肉,當年從丹楊率領軍眾及糧船來幫助我共舉大事,論起功勞,這些餽贈都不足以報答周瑜的大恩啊![2]」孫策授任周瑜為建威中郎將,當時兩人都才二十四歲。
隨後,孫策與周瑜聯手攻下皖城,分別迎娶了當地國色天香的美女姊妹大喬、小喬,傳為佳話。孫策、周瑜兩人成為了連襟姻親,關係更加緊密。
接著,孫策又攜手周瑜,攻打殺父仇人黃祖,雖然沒有擄獲黃祖,但消滅敵兵數萬人,平定豫章、廬陵兩郡,一時震動南方,而周瑜自此奉命鎮守戰略要地巴丘。
一日橋成
周瑜協助孫策轉戰江東,展現卓逸不凡的才能。傳說,一次,他奉命沿江東下建業(今南京)一帶,只見一條河橫在前頭擋住去路。眼前河深水急,連一座小橋都沒有,人馬全都堵在河這邊過不去。
周瑜叫來地方官詢問:「怎麼沒有橋?」地方官結結巴巴地回答不上來,周瑜不悅道:「這塊是江防要地,怎能沒有橋?」周瑜隨即長鞭一指道:「馬上就造!」並下令「一天之內把橋造起來!」
大家一聽都嚇呆了,「一天之內怎麼能造起一座橋來呢?」
只見周瑜親自坐鎮指揮,拆掉周邊一座廢棄的大石橋,把材料運來造新橋,不到一天功夫,橋果真造好了。後人就把周瑜造的這座橋叫做「周郎橋」,至今橋面還留有周瑜坐騎踩過的清晰馬蹄印[3]。
周瑜舞劍 意在言外
北方的曹操求才若渴,他聽說周瑜年少有才,智勇兼備,於是,特別派遣辯才無礙且與周瑜有舊交情誼的蔣幹,到吳郡遊說周瑜投效門下。
蔣幹,字子翼。周瑜接見了這位舊交友人,開門見山地問:
「子翼,你費盡心思,長途跋涉過江前來,是為曹氏作說客嗎?」
蔣幹連忙回答:「我和您同鄉,許久不見,我在遠方聽聞您的偉業,特地順道來前來探望您高雅的風采,但您卻說我是來當說客,豈不是在猜疑我?」
「子翼,我的曲藝雖然比不上古代的音樂大師夔和、師曠,但聽了你的弦音樂曲,也足以了解你曲中之意了。」周瑜一派從容,微笑地回答。
周瑜邀請蔣幹一同宴飲,席間,周瑜興起,起身舞劍,並吟唱一曲《丈夫歌》:
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業成。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將醉,吾將醉兮,舞霜鋒[1]。
音韻鏗鏘的曲調,盡顯周瑜豪邁的英雄氣魄,搭配舞劍的颯爽英姿,周瑜以絕美的藝術風華,展現了胸中澄清四海、平定天下的英雄志向。
舞畢,周瑜跟蔣幹說:「我剛好有機密的事要處理,您暫且先住下來,事情處理好了,會另外命人來請您相會。」
過了三天,周瑜邀請蔣幹參觀軍營,他一面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一面向蔣幹說明:「堂堂男子立身處世,遇到與自己心靈相契的主公,表面是君臣的關係,實際是兄弟般的恩情。主公不僅聽從我的意見和計策,還和我共患難同享樂,即使蘇秦、張儀再生,酈食其再世,都會拍拍我的背讚賞我的選擇,而我對主公堅若盤石的情誼,又怎會是你這年輕人可以說得動呢?」
蔣幹聽了只能微笑以對,不好再說甚麼了。
回去之後,蔣幹向曹操描述了這趟說客之旅,周瑜既與他歡宴,又為他舞劍長歌,接著還帶他參觀軍營,展示軍威,更展示孫策賞賜的無數珍玩,對他娓娓道來與孫策相知相惜的情誼。蔣幹慨嘆道:「周公謹與孫伯符之間,是無法用言辭離間的。」
中原的人士聽到這件事,也都十分佩服周瑜的雅量高致,連拒絕故人的不言之請,都做得如此優雅周全,點滴在心[4]。
孫策與神仙于吉
然而,孫策與周瑜兩人相得益彰、飛揚得意的日子,並不久長。
建安五年,袁紹、曹操的軍馬在官渡對峙,這場戰役將決定誰能一統北方,戰況十分緊張。孫策一向有心懷大志,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對漢室盡心力,並建一番偉業。於是,孫策打算趁兩方交戰的機會,暗地襲取許都,迎走漢獻帝。
孫策向來有單獨騎馬行獵的習慣,這日,他一如既往,單獨騎馬在山林小徑中行走,卻遭到昔日仇敵埋伏,被刺殺身亡,年僅二十六。
不過,也有許多資料顯示,孫策的早死可能另有原因。
順帝年間,瑯琊地區一個叫宮崇的人求見順帝,他獻上一本神書《太平青領道》,聲稱這是他的上師于吉在曲陽所得到的[5]。五十多年後,百歲的道人于吉卻出現在江東傳道,他建造精舍,傳習道書,並用符水替人治病,在當地有很多的信徒[6]。
當時,孫策出兵準備渡江,時值旱災,很久都沒下雨。一天,孫策看到眾人圍繞在于吉身邊,十分惱火,派人把于吉抓起來綁在烈日下,命令他祈雨,如果能祈得落雨,就會赦免他,如果沒效,就要將其處死。
不一會兒,天空烏雲密布,到了中午時分果然大雨傾盆,溪澗裏水都滿溢出來了。將士們很高興,以為于吉一定會被赦免,興高采烈地前去祝賀慰問于吉,但孫策仍然執意要將于吉處死。將士們的女眷紛紛前去懇求孫策的母親孫太夫人,孫太夫人為于吉求情:「于先生幫助大軍祈福,醫護將士,你可不能殺害他。」
這回,孫策卻不管母親的勸說,殺害了于吉。將士們很悲痛,偷偷地為于吉收屍。那天夜晚,忽然湧起一片雲覆蓋于吉屍身。次日一早,屍首卻不知去向[7]。
不久,喜歡射獵的孫策帶著幾個侍從出去射鹿,孫策所騎的駿馬,一下就把侍從遠遠拋到後方,此時孫策遇到敵營的人,混亂中,孫策被箭射中臉頰逃回營中。
醫生囑咐只要好好養傷,三個月就可以痊癒。但是,孫策獨坐時常常見到于吉的身影出現在左右,感到很驚疑。一次,他照鏡子時,看見于吉在鏡子裏,回頭一看,卻不見了于吉。幾次下來,孫策終於忍不住,憤怒地撲到鏡子前憤怒咆哮,遂因傷瘡裂開,不治死亡[8]。(待續)#
註釋:
[1] 羅貫中原版《三國演義》
[2] 江表傳曰:策又給瑜鼓吹,為治館舍,贈賜莫與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3] 江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引江表傳註: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遊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幹往見瑜。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閒,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幹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幹曰:「吾與足下州里,中閒別隔,遙聞芳烈,故來叙闊,并觀雅規,而云說客,無乃逆詐乎?」瑜曰:「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為設酒食。畢,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館,事了,別自相請。」後三日,瑜請幹與周觀營中,行視倉庫軍資器仗訖,還宴飲,示之侍者服飾珍玩之物,因謂幹曰:「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終無所言。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5] 江表傳曰:時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策嘗於郡城門樓上集會諸將賔客,吉乃盛服杖小函,漆畫之,名為仙人鏵,趨度門下。諸將賔客三分之二下樓迎拜之,掌賔者禁呵不能止。策即令收之。諸事之者,悉使婦女入見策母,請救之。母謂策曰:「于先生亦助軍作福,醫護將士,不可殺之。」策曰:「此子妖妄,能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復相顧君臣之禮,盡委策下樓拜之,不可不除也。」諸將復連名通白事陳乞之,策曰:「昔南陽張津為交州刺史,舍前聖典訓,廢漢家法律,甞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云以助化,卒為南夷所殺。此甚無益,諸君但未悟耳。今此子已在鬼籙,勿復費紙筆也。」即催斬之,縣首於巿。諸事之者,尚不謂之死而云尸解焉,復祭祀求福。
[6] 志林曰: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師于吉所得神書於曲陽泉水上,白素朱界,號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順帝至建安中,五六十歲,于吉是時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禮不加刑。又天子巡狩,問百年者,就而見之,敬齒以親愛,聖王之至教也。吉罪不及死,而暴加酷刑,是乃謬誅,非所以為美也。喜推考桓王之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是時曹、袁相攻,未有勝負。案夏侯元讓與石威則書「袁紹破後也。書授孫賁以長沙,業張津以零、桂。」此為桓王於前亡,張津於後死,不得相讓,譬言津之死意矣。 臣松之案:太康八年,廣州大中正王範上交廣二州春秋。建安六年,張津猶為交州牧。江表傳之虛如志林所云。
[7] 搜神記曰:策欲渡江襲許,與吉俱行。時大旱,所在熇厲。策催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見將吏多在吉所,策因此激怒,言:「我為不如于吉邪,而先趨務之?」便使收吉。至,呵問之曰:「天旱不雨,道塗艱澁,不時得過,故自早出,而卿不同憂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態,敗吾部伍,今當相除。」令人縛置地上暴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總至,溪澗盈溢。將士喜恱,以為吉必見原,並往慶慰。策遂殺之。將士哀惜,共藏其尸。天夜,忽更興雲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
[8] 吳歷曰:策旣被創,醫言可治,當好自將護,百日勿動。策引鏡自照,謂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奮,創皆分裂,其夜卒。 搜神記曰:策旣殺于吉,每獨坐,彷彿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後治創方差,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因撲鏡大叫,創皆崩裂,須臾而死。
文章轉載自乾淨世界【悠悠千古事】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g2kugphn3g4oCdixIFpH5YAj1kq0c
看更多【三國英雄——周瑜】系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